沈宏義忙躬身一拜:

“二爺爺教訓的是,宏義謹記在心。”

沈家老者微微頷首,而後神色鄭重道:

“宏義,你可否記得,多年之前,那個盲眼人的話麼?”

一提起盲眼人,沈宏義回想了片刻,神色恍然:

“是當年為沈家除邪的盲眼高人?”

“就是他。”老者目光深沉,“我曾求他為沈家點撥因果,這人留下一句話就走了,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我才對你和宏元的子嗣如此上心...”

“有這回事?怎麼沒聽您說起過?”

“此事不宜宣揚,我只告訴了你和宏元的父親。如今你做了家主,便將此事原原本本地講給你聽罷...”

老者捋著鬍鬚,緩緩道來。

二十五年前,落楓城曾有“邪物”出沒,它專挑沈姓嬰兒下手,手段極其殘忍,遇害的嬰兒只留一副吃剩下的殘骸,被堂而皇之地拋在沈家大門前。

一時間,沈家人心惶惶,喪事不絕,再這麼下去,恐怕會絕門絕戶,對不起列祖列宗。

為了剷除“邪物”,沈家在燕州各地佈下告示,想請高人做法,保子嗣繁衍。

重金之下,不少高人前來除邪,但無一例外命喪邪物之口。

那時,沈宏義的妻子即將臨盆,誕下本家嫡子,也就是如今的狀元郎沈江。

為了不被邪物盯上,沈宏義讓妻子躲藏在鄉下,隱匿在一處寺廟當中。

可那邪物執著得要死,不但一路跟著她,而且還躲過高僧的法事,在嬰兒誕生後,化為邪氣,準備捲起他帶走。

關鍵時刻,一位盲眼人從天而降,只一招滅了邪物,救下了沈江。

這盲眼人算出在落楓城還有不少盯著沈家的邪物,於是護送母子回城,又三下五除二,將所有邪物清除,再在沈家的一口老井裡投下一寶,說是有祛除邪佞之效。

此事終於告一段落,盲眼人對沈家準備的厚禮分文不取,臨走時,在沈家老二爺的懇求下,對於沈家後代的福緣,只道了句:

“天道機緣,大兒命淺,二兒孽障,三兒無用,遇龍避之,藏慧於內,方有生機...”

沈家老二爺聽得懂前半句,貌似是說沈家的三子命運坎坷,尤其大兒,竟是薄命之人,可關鍵的後半句卻怎麼也想不到點子上,再三詢問盲眼人,卻只得了個“天機不可過多洩露”的回答。

老二爺與當時的家主,宏義和宏元的父親商量,得出一個結論。

按照族中譜系排輩,剛剛誕下的本家大兒恰好是“龍”字輩,沈江的本名叫沈龍江。

遇龍避之...

這個龍字,萬萬不能再用,為了避諱,沈家這一代的人名全部被強制去除龍字,只留下單字名。

而之後,沈凌和沈雲接連誕生,正巧應了盲眼人的預言,更讓老二爺和家主如履薄冰。

幸好,大兒沈江長到二十多歲,無病無災,文道之路極為順暢,貌似破解了因果。

但這“藏慧於內”,卻百思不得要領,讓兩人極為頭疼,以至於談“慧”色變,凡是和“慧”字沾邊的一律拒之門外。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徐慧娘不受沈家待見的原因了,一部分是因為她的身份卑微,更重要的,是她名字中帶一個“慧”字,對於沈家來說,是不詳之人。

可見當初沈宏元不顧老二爺和父親的反對,執意要娶徐慧娘入門,是冒著多大的壓力和風險。

俗話說上行下效,家主和老一輩都對這個媳婦冷眼奚落,更別說其他族人了。

徐慧娘要不是因為相公對他疼愛有加,早就回孃家了,也不至於受了胎氣,落下病灶。

如今更是有了兒子,這怨氣只能深藏在心底,有委屈也得忍著。

也許是命中註定,沈凌和大哥性格截然不同,從不愛讀死書,且不喜受人約束,又好打抱不平,五歲的時候在落楓城已經“小有名氣”,打遍十八條街,在孩童中威望極高。

但在當時的沈家家主和沈老二爺看來,沈凌是個逆反的孩子,是預言中的“孽障”,遲早要給沈家帶來禍端,而他的母親徐慧娘則是罪魁禍首。

直到沈凌被逐出山門,丹田破碎,成了半個廢人後,沈家更是堅信了這一點。

好在沈凌的父親沈宏元是老二爺帶出來的,有這層關係在,沈家東府還有救。

今日,老二爺親自登上沈宏義的家門,其實也是為了給沈宏元求情。

他老了,已經活不了多少年了,不想在有生之年看到沈家子弟自相殘殺,讓親者痛仇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