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第1/5頁)
章節報錯
“小饞貓”這個名字,是李川等人反覆討論了兩個小時後,才最終確定的。
討論期間,有人提出“小饞貓”這個名字不夠高階,未來很難做品牌溢價。
這種說法遭到了蔣澤宇的駁斥。
在蔣澤宇看來,休閒食品這個行業,雖然也有走高階路線的品牌,比如“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但它們都是資本運作的產物,並不具備真正的技術壁壘。
休閒食品的技術壁壘是什麼?
正常判斷,應該是味道。
“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的味道好嗎?
並不好。
比起一些不知名的小眾品牌,甚至都不佔優勢。
它們的優勢在於包裝更精美、看起來更高階,再有就是廣告做的好、渠道更厲害。
對於小眾品牌而言,包裝的問題可以解決,但是廣告和渠道這兩方面,難度就很大了,沒錢、沒資源,根本解決不了。
錢和資源,恰恰是資本的優勢。
所以……
三木網路發展到現在,也算是一個資本了,但是資本的不夠徹底。
他們有錢,可以幫助“小饞貓”做廣告,但是資源方面有些缺失。
他們的銷售渠道,只限於線上,無法觸及到線下。
線上渠道很難做高階,因為線上的產品多,網友的選擇面太廣,如果價格太貴,網友大機率會選擇放棄。
想要做高階,必須得有線下渠道。
然而,線下渠道恰恰是三木網路的劣勢。
他們倒是想拓展線下渠道,但是拓展成本太高了,而且難度極大,一旦闖進去,就要面對各種冷槍暗箭,指不定哪天就嗝屁了。
因此,三木網路的自有零食品牌,目前還不適合做高階。
蔣澤宇覺得,先從中低端做起,開啟市場,把品牌培養起來,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小饞貓”這個名字,雖然聽著不夠高階,但是字義表達的很明確,別人一聽就知道幹什麼的,非常有利於宣傳、推廣。
蔣澤宇的說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小饞貓”這個品牌因此被確定了下來。
確立一個品牌,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
首先是註冊、申請商標。
這項工作雖然簡單,但需要足夠細緻、足夠認真。
李川將這項工作交給了行政部,並要求朱辰偉親自負責,另外再帶兩個人反覆檢查,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
其次是設計lo和產品包裝。
這項工作相當重要。
lo和包裝,往往代表了一個品牌的調性,在這一點上,絕對不能馬虎。
針對這個問題,李川等人也討論了很久。
最後,他們一致決定,品牌lo採用一個“貓吐舌頭”的卡通形象,用線條勾勒,不用色彩搭配。
這只是一個想法,或者說設計大綱,具體的設計方案,還要由品牌部那邊仔細研究、打磨。
在產品包裝方面,他們決定以白色和淡黃色為主,整體的樣式要儘量顯得高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