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李川見到了蔣澤宇招來的開發團隊。

說是“團隊”,其實只有兩個人。

一人名叫朱彥凱,今年31歲,畢業於BJ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專業,之前在網易從事遊戲程式設計方面的工作;另一人名叫楊明軒,今年24歲,畢業於尚海大學計算機專業,之前也是在網易從事遊戲程式設計方面的工作。

同在網易工作,朱彥凱和楊明軒自然是認識的。

不僅認識,他們的關係還特別好,類似“師徒”。

去年年底,他們一同從網易離職;本月初,開始在網上找工作。

“三木網路的官網和APP開發事宜”定下之後,蔣澤宇負責此事,他在網上聯絡到了朱彥凱,朱彥凱又私下聯絡到了楊明軒……開發團隊,就是這樣來的。

開發團隊只有兩個人,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專業,但其實挺正常的。

網站開發,沒有大家想象那麼複雜,一些功能簡單的網站,只需要一個人花幾個小時就能搞定。

三木網路的官網,雖然不算簡單,但也沒複雜到哪裡去,兩個人完全夠用了。

至於APP……這個比較複雜,兩個人不太夠用。

不過,按照李川和蔣澤宇制定的規劃,三木網路前期,只開發官網,不開發APP。

他們開發官網的目的,是為了給眾多的廠家和品牌商提供一個官方、標準的選品渠道,以此來提升電商部的工作效率……這方面的需求比較緊迫,所以要先開發出來,儘快投入使用。

開發APP的目的,則是為了將“三木系”的內部供應鏈捏合在一起,然後打包給銷售端(帶貨主播)……目前,“三木系”的內部供應鏈只有一家,那就是冠豐箱包製品廠,數量太少了,暫時不需要進行捏合,所以這方面的需求並不緊迫,可以等以後再說。

李川和蔣澤宇是這麼打算的:他們先隨便招一兩個人,開發官網,官網的開發過程中,繼續招募,最終組成一個五到八人的開發團隊。

三木網路,雖然有“網路”二字,但本質上並不是一家網路公司,而是一家電商公司,業務主要基於抖音和淘寶這兩個平臺,自身並沒有太大的開發需求……除非三木網路的業務發生變化,否則,一個五到八人的開發團隊,基本上就已經足夠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木網路對開發團隊的招收方式是直接入職,而非臨時僱傭。

雖然官網和APP,只需要一段時間就能開發出來,但後續的更新和維護,也是離不開這些開發人員的。

他們若是等官網和APP開發出來,就把團隊解散了,等到後期更新和維護的時候,就需要再次招募……先不說一時半會兒能不能招到,即便能招到,開發人員也需要先熟悉程式碼,這一來二去,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

李川不缺錢,不可能為了省幾個錢,白白浪費掉這麼多的時間。

所以,三木網路既然有開發方面的需求,那養著一個開發團隊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太小家子氣了。

上午九點半,李川在三木網路的會議室中,見到了朱彥凱和楊明軒,雙方交流了半個小時,算是做了一番簡單的面試。

三木網路雖然著急,但基本的面試流程還是要走的,不能隨隨便便就定下。

李川是學計算機的,前世還做了幾年程式設計師,對於技術和程式設計師都比較瞭解,朱彥凱和楊明軒的技術水平如何,他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根據他的判斷,朱彥凱和楊明軒由於之前是做遊戲的,所在在網站和APP的開發方面經驗不足,不過,他們的技術能力沒有問題,學習態度也有,能夠快速的轉變過來,做一個比較簡單的官網專案,可以說是輕輕鬆鬆、信手拈來,完全不用擔心他們做不了或者做不好。

不出意外,面試順利透過。

李川叫來了朱辰偉,為朱彥斌和楊明軒辦理了入職手續,然後在三木網路旗下新設了一個開發部,暫時由蔣澤宇負責。

開發部的辦公室,被安置在了副總經理辦公室的旁邊。

之前說過,三木網路的新辦公場地內空了兩間辦公室……之前空著,裡面什麼都沒有,現在已經全部裝修出來了,一間變成了副總經理辦公室,蔣澤宇搬了進去,另一間還空著,正好可以作為開發部的辦公室。

上午十點二十分,朱彥斌和楊明軒辦理完了入職手續,同時在新辦公室內安置下來。

安置完,他們又折返回會議室,同李川、蔣澤宇、王成勇等人開了一個會。

開會的目的,是為了對官網的需求進行總結,羅列出需要開發的功能,設計出一套簡單的UI介面,然後把開發大綱制定下來。

這方面的工作比較複雜,需要一個點一個點的談,所以耗費的時間特別長。

他們從上午十點二十開始,一直討論到傍晚,中間只留了十幾分鐘的吃飯時間,用時近七個小時,方才結束。

下午五點四十分,李川回到了辦公室。

他還沒得來及喘口氣,于傑就找上了門。

……

諾大的宮殿內,吳謹言一身華服,靜靜的躺在床榻上,似是在睡覺,也似是在閉目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