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冠豐箱包製品廠」一事,是由孫碩單獨負責的。

李川沒有插手,但他一直跟孫碩保持著聯絡,每天都會打幾個電話,詢問此事的進度。

孫碩的執行力很強,事情的進展也比較快。

大年初二,孫碩帶著禮物去給趙懷江和趙思哲父子拜年,當場袒露了意圖……他藉助之前準備好的話術,僅用了十幾分鍾,就獲得了趙懷江和趙思哲父子的認同……當天,他們就已經把一些關鍵的條款談的差不多了。

大年初四,也就是昨天,孫碩與趙懷江、趙思哲父子,正式簽訂了合同。

合同制,比較關鍵的條款有:

1、冠豐箱包製品廠在進行賬目清查後,整體打包價為536萬,包括所有的動產和不動產,以及各類智慧財產權。

2、自合同簽訂之日起,孫碩方需在一個月內付清全款、需七天內先行結算50%(即268萬)。

3、自合同簽訂之日起,趙懷江和趙思哲方需在一個月內,協助孫碩方辦理各類工商註冊和轉讓手續。

以上三條關鍵性的條款,都是孫碩跟李川協商後的結果。

李川和孫碩沒有見面,他們只是透過電話聯絡、溝通。

本來,李川是打算去一趟的,但是很不巧,此事恰好跟「恆源惠超市的交易談判」撞上了。

孫碩跟趙懷江、趙思哲父子正式籤合同的時候,他正跟周總一夥人就「恆源惠超市的轉讓價格」討價還價呢。

當時的他,是不可能丟下恆源惠超市的交易談判,而去參加冠豐箱包製品廠的合同簽約的。

原因很簡單,周總那一夥人都是老油條,李廣武和馬曉蓮沒有從商經驗,根本應付不了,陳晨雖有談判能力,但是沒有決策權,行為大大受限……這種情況下,他一走,恆源惠超市的交易談判就進行不下去了,即便最後勉強達成了協議,那大機率也要吃虧。

有人可能會問,李川難道就不能推遲恆源惠超市的交易談判嗎?

當然不能。

為什麼?

因為周總很「懶」、不想來回奔波,他能親自過來參加交易談判,就已經很難得了,李川一旦錯過,以後再想見到周總,難度可就大了……到時候,恆源惠超市的交易談判還不知要拖到什麼時候,有可能就直接失敗了。

冠豐箱包製品廠的情況也是一樣。

想要買下冠豐箱包製品廠的,不止是李川和孫碩。

除了他們,還有幾個比較有意向的客戶。

這幾個意向客戶,之所以沒有動手,是因為他們還不瞭解冠豐箱包製品廠的具體情況,沒辦法下定決心。

有人可能會好奇,他們為什麼不瞭解冠豐箱包製品廠的具體情況?趙懷江和趙思哲父子難道不會告訴他們嗎?

趙懷江和趙思哲父子想把冠豐箱包製品廠賣出去,當然會把冠豐箱包製品廠的具體情況,介紹給意向客戶,但是……趙懷江和趙思哲父子倆,平時不負責冠豐箱包製品廠的日常管理,對於冠豐箱包製品廠的具體情況,他們瞭解的也不是特別深入。

而且,趙懷江和趙思哲父子是主要的利益相關方,他們說的話,意向客戶也不敢全部相信。

如此,意向客戶想要了解到冠豐箱包製品廠的真實情況,就只能去詢問孫碩了。

為什麼?

因為孫碩是冠豐箱包製品廠的日常管理者,對冠豐箱包製品廠的真實情況非常瞭解,而且其本人不是利益相關方,在外人看來,他說的話比較可信。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孫碩自己就想買下冠豐箱包製品廠,怎麼可能把真實資訊透露給他們這些競爭對手呢。

孫碩只要刻意隱瞞一些關鍵資訊,或者給出一些錯誤的暗示,就能讓那些個意向客戶猶豫、甚至直接打退堂鼓。

這便是孫碩作為冠豐箱包製品廠的日常管理者,在「購買冠豐箱包製品廠」一事上,擁有的最大優勢了。

不過,這都是暫時的。

一旦趙懷江和趙思哲父子回過味來,孫碩的這些小手段就沒用了。

尤其是在當時那個節骨眼上,孫碩「想要收購冠豐箱包製品廠」的意圖已經暴露,如果不能一舉拿下,等趙懷江和趙思哲父子反應過來,他再想收購,難度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