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金色爬上樹梢,涼風帶走了最後一絲燥熱。

過去的一個星期,是李川自重生以來最忙的一段時間。

他既要拍影片,還要準備直播帶貨的相關事宜,順帶還要兼顧公司管理,忙的差點吐血。

不過忙的同時,各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影片方面,李川已經拍完了計劃中的三條影片,且都已經發布了。

影片里加廣告,並沒有對“森先生”的影片資料造成太大的影響。

相反,由於最近更新的比較勤快,漲粉速度還比之前快了不少。

如今,“森先生”在抖音的賬號粉絲數是一千八百多萬,距離兩千萬大關已經不遠了,估計再有半個月左右就能達成。

這個結果,李川還是比較意外的。

本來,他以為自己在影片里加廣告的行為,肯定會引來許多不好的聲音。

為此,他甚至做了一份應急預案。

預案的內容很簡單,只有兩條:刪評論和帶節奏。

刪評論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儘早的將一些不好的聲音扼殺在搖籃中,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惡性節奏的成型。

不過,光靠刪評論也不行。

評論刪的多了,引發公眾反感,反而容易造成更加惡劣的影響。

所以,李川又準備了一招帶節奏。

所謂的帶節奏,就是但凡有人釋出一些不好的言論,他就讓公司的所有人集體去那條評論底下留言,說些“打廣告怎麼了?”、“網紅不吃飯的嗎?”、“現在哪個網紅不打廣告?”之類的話,然後再互相點贊,把這種“良性節奏”帶起來。

以上,就是李川準備的應急預案。

然而,預案准備好了,結果卻是沒用上。

李川以為會有很多人看不慣他打廣告,但實際上並沒有。

說“沒有”不太準確,也有,但是很少,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偶然有一兩條冒出來,很快就會遭到他那群鐵粉們的無情暴擊,根本用不著他插手。

這個現象,讓李川驚訝之餘,也讓他對如今的網際網路輿論環境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看來,當初的那些小萌新們都已經長大了,長大後的他們,經過各路資本的連番“教育”,在面對廣告這種影響觀看體驗的事物時,已經能做到心如止水了。

這也不知道是進步,還是退步。

在籌備直播帶貨這方面,李川是最用心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他也做出了一些成果。

首場直播帶貨的時間已經定下了,9月30號,國慶節的前一天。

一共準備了二十二個品,其中工廠貨十六樣、品牌貨六樣。

從佔比上看,品牌貨不足三分之一,著實有些少了。

但是李川也沒辦法,很多品牌商看不上他。

他雖然是一個網紅,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也只限於抖音等娛樂平臺,在淘寶這一塊不太好使。

而且,他之前沒有參與過直播帶貨,從未在這方面證明過自己。

實力如何,無法判定。

很多品牌商眼裡,根本就沒他這個人。

對此,李川有些無奈,但也沒想太多。

吸引品牌商並不難,只要他在直播帶貨這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績,那些品牌商就會排著隊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