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擔心兒子一氣之下出什麼岔子,所以郭剛急急別了李賢夫婦,就匆匆帶著衙役們往回趕,心裡暗暗慶幸,總算擺平了林三這個隱患,得到了一個井水不犯河水的承諾。

而付出的代價僅僅只是兒子被打了幾頓。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波不虧。

不過從兒子的角度來說,他想要抓人立威卻沒立到,反而又挨一頓毒打,這事確實挺殘酷的,放在任何一個年輕氣盛的年輕人身上都無法接受,

何況是堂堂知府公子。

所以,郭剛故意讓兒子“下跪道歉”,使其更難堪一些,就是要激兒子去找他那個手眼通天的舅舅,也就是大明府最大幫派的鐵砂幫幫主張進酒。

官方制裁林三這條路既然走不通,那就用江湖手段。

這事,沒完!

……

“臣兒,你可別再獨自上門去找那個林三麻煩了,這事得找你舅舅,他有辦法。”

府衙內院,郭氏一邊給兒子抹藥,一邊殷殷叮囑。

郭氏簡直無法相信,在大明府地頭上,她的兒子郭慶臣又被人打了的事實。

兒子可是跟著他爹,也就是大明府知府郭剛一起去的,就這還能被打?打人者還屁事沒有?

這事說出去誰信?

可它卻偏偏發生了。

只是一想,郭氏就品出了不對勁,貌似那個林三頗有來頭,連知府這樣的大官都不好使。既然如此,那說不得要動用一下非官方的手段了。

這口氣,沒人能咽得下去,能嚥下去那是烏龜。

郭慶臣點了點腫成豬頭的腦袋,“娘,我不傻,之前只是不知道那林三武功那麼高,吃了暗虧。您放心,我打不過他,再不會去獨自去找他麻煩,自取其辱。”

郭氏還是不放心,又叮囑道,“臣兒,你可千萬別記恨你爹,你爹打小就疼你,怎麼會幫一個外人?他一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知道知道,娘,我走了。”郭慶臣整整衣衫,帶著兩個護衛出門上了馬車,朝城外奔去。

郭氏倚門而望,心裡別提多難受了,兒子捱打,她這個當孃的感同身受。

身寬體胖的郭剛氣喘吁吁的從遠處徒步趕回來,一見面就劈頭蓋臉埋怨道:“臭小子,竟然把我馬車給開走了!”

“哼!”郭氏白了郭剛一眼,氣鼓鼓回了內院。

郭剛腆著大肚子,追在後面解釋。

顯然,郭氏把兒子捱打這件事想得簡單了,她原本以為是林三背景驚人,聽罷郭剛的解釋,這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那林三的倚仗竟然是一封信,一封可以讓郭家滿門抄斬的信。

郭氏忽然有些後悔讓兒子去找她兄長,婦道人家膽子小,她總覺得這件事到此為止才是最好的結局。

兒子吃點虧就吃點虧,一家人整整齊齊才是最好的。

有時候,富貴和地位比臉面重要。

可是,一向反對插手兒子恩怨的郭剛,這次卻極力贊成此事。

郭氏想了想也是,不管那林三將把柄交給了何人,留了何等後手,若他死於江湖仇殺,那這把柄豈不是就沒了!

……

鐵砂幫總舵坐落在大明府東五十里外,大明湖畔的另一面。郭慶臣趕到這裡的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昏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