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語言類節目(第1/3頁)
章節報錯
直到晚上,董憶才和楊蜜分開,然後獨自一人在思考該如何去讓這次的春節聯歡晚會亮眼。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的就是,現在無論是唱歌也好,還是跳舞也罷。
幾乎都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畢竟現在的人對於歌舞的那種眷戀早已就磨滅的差不多了。
基本上每個衛視之間的電視節目都是換湯不換藥,本質上來看,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而更多的是分類和種類的區別,想要讓自己從中脫穎而出。
除了別出心裁之外,別無他法。
不過董憶這次,準備參與一場不一樣的節目。
當然唱歌也是主旋律,但是,可以稍微修改修改。
那就是,嘗試一下語言類的節目。
例如,小品。
小品在華國的歷史幾乎猶如董憶之前的世界一樣,在國人的心目中同樣佔有很高的地位。
而這個地位,可以說沒有任何形式的節目能夠去代替。
所能做的,就是不斷拔高小品的上限。
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年的小品都需要達到一個高峰,很難。
所以,現在華國的小品類節目,已經說是走入窮途末路的階段了。
所表達出料的笑料,也就是包袱和以往有很大的區別。
再加上每個小品上面,都需要去煽情,瞬間提升自己的作品立意。
對於一個已經小品分類特別龐大的種類來說,想要有新意,很難很難。
但是,董憶卻認為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
最關鍵的,就是需要找到觀眾的共情點。
而這個共情需要從哪裡去找?
可以從觀眾們喜歡的電視劇,喜歡聽的歌曲,還有一些觀眾們所喜愛的電視節目中去汲取靈感。
這次,董憶準備嘗試一下找一個新的分類。
那就是小品加上唱歌,現在這種題材的小品雖然有是有,但是都沒有做到那種小品中的精髓。
很多時候,都是流於表面。
而董憶這次,準備就是致敬經典。
什麼才能夠稱之為經典?
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小品界的鼻祖。
例如,趙本衫!
提起趙本衫的話,不僅是在華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且在董憶之前的世界裡,也同樣是這樣。
他的作品,笑料十足,容易讓人從淺顯的表面中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
再加上極具諷刺意味,可以說深得觀眾們的喜愛。
在華國的趙本衫,也同樣是以這樣的地位傲立於小品界之巔。
幾乎相當於演員界的成隆,而且成就也是隻高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