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昨日之日不可留(第1/2頁)
章節報錯
“姚少師,抱歉,辜負了您和陛下的期望。”
你要說李禹哲多想為朱棣賣命,那也不可能,就算人家是皇帝,豐功偉績,那都多少年過去了,你下個詔書有人聽嗎?他之所以選擇加入朱棣的陣營,一個是對自己的認知還算清晰,知道自己能力不夠,還有一個就是朱凱斌作為了雙方的橋樑。
但是,朱棣能派出姚廣孝過來支援他,這可是他正兒八經的心腹,靖難之役的頭號功臣,太子少師啊,在朱棣自己都是艱難抵抗的時候,帶上珍貴的八百騎兵跑過來支援他,拎著個備好的藥箱子,大夏天的跑這麼遠。
你說李禹哲感不感動?歷史上偉大的英傑,編篡了《永樂大典》、主導了北京城修建、策劃並指揮了靖難之役的黑衣宰相,就坐在他邊上,哪怕他打輸了,也沒有怪罪他,沒有懲罰。
所以他這句抱歉,真的是發自肺腑的。
“我跟陛下都很看好你,我們畢竟年歲不小了,你還是個年輕人,第一次上戰場,五百騎兵破開敵軍門戶,面對敵人最強的尖刀夜襲,你也沒有潰敗,我們在你這個年紀也做不到更好了。
未來永遠是你們這幫年輕人的,你和太子雖無兄弟之實,卻有兄弟之情,我們總會死去,新人繼位。在我們死後,希望你能挑起大梁,便是你要一個異姓王的位置,又何嘗不可。”
姚廣孝為李禹哲進行了區域性麻醉,一邊進行手術,一邊說道。
“陛下和少師厚愛,臣實在惶恐,其實在上書陛下之後,一直到昨夜的連連成功。臣一度以為,南菁城已是唾手可得,是我小覷天下英雄了。”
“我聽太子提起,擊敗你的那位叫做李小永,九次特等功,更是武道開陽境的高手,最擅長以少敵多,進行斬首行動,你應該是他成名以後唯一的一次失敗。
其實我得到李小永親自帶兵襲擊你的時候,已經是今天清晨,不管是我還是陛下,根本沒抱著秦淮還能守住的希望,只是想盡可能把你和太子殿下救出來。
靖南營的作戰永遠都是對敵軍最高指揮官進行斬首,然後趁敵軍哄亂之際,大軍齊齊壓上。”姚廣孝主刀的手異常穩定,話語邏輯清晰。
“這得感謝臣旁邊這兩位弟兄,正是他們把臣救了下來,後續能夠解圍也是一眾弟兄的功勞,昨夜我受傷以後,倒沒有關注這方面的事情。”李禹哲對自己忽視了昨晚意料之外的援兵而感到慚愧。
姚廣孝仍是專注於手術,沒有偏頭看過去,“你有你的機遇,手下能人多是好事,自你以下的將領官員任命,你可以自行定奪,回頭補交一份人員資料和任命情況給我和陛下就可以。”
頓了頓,姚廣孝看了他一眼,問道:“對於眼下的局勢,你有什麼看法?”
李禹哲細細斟酌了一番語序、說辭,邊說邊想,慢慢道:“稟少師,臣以為如今黨派的統治還是根深蒂固,百姓對他們的支援率還是很高的;其次,黨派部隊仍保持著相當高的戰鬥力,我覺得應該徐徐圖謀,不能急於一時。”
姚廣孝點了點頭,說道:“叫我姚先生就好了,我們在黨派內部也有資訊來源,黨派駐紮南菁的軍事最高指揮官趙志明,為人剛愎自用、縱慾享樂、好大喜功卻又妒賢嫉能,倒是可惜了李小永啊,先鋒大將之才。”
“謝先生抬愛,您的意思是南菁要亂?”李禹哲有些不解。
“李小永往日裡立下功勞,在上面有人保著他,如今各個省市幾乎淪為孤城,通訊來往幾乎斷絕,他趙志明想要動手,這個時候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先前被你所殺的那名汪羽跟他是一丘之貉,在末世沒有降臨之前,他們就已經和我們結盟,透過陛下的渠道來走私變賣軍火。
如今,他作為南菁最高指揮官,重要的防禦樞紐全部被我們奪下來,而李小永卻能一夜之間連扳兩局,連戰連捷,你說這是不是打了趙志明的臉?趙志明該如何自處?”
李禹哲聽到這也明白了,但還是有些懷疑,“他趙志明能爬上一城軍長的位置,肯定不是蠢貨,眼下內憂外患的,他會自斷臂膀?”
“你不瞭解已經老邁的當權者,趙志明今年已經58歲了,如果不是末世,再過兩年也就是退休的年紀,縱觀他這幾年的治軍為政方針,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
你看他在城區內佈置的處處防線,的確,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但是每處都有漏洞。如果是太平盛世,他當個裱糊匠也就得過且過了,現在不一樣了。
而李小永鋒芒太露,功高震主啊,以李小永如今的威勢又挾裹著大勝之勢回去,到時候軍隊是聽他的還是聽李小永這個營長的?”姚廣孝開始了包紮傷口。
時間漸漸逼近正午,忙碌了兩個小時的姚師傅終於包紮好了李氏木乃伊,順手還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然後起身告辭。高階的病人,往往只需要簡單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