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風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鈺坤虛扶在雙刀之上,環顧著周圍搬運物資的披甲兵士,就像是一條盡忠職守的牧羊犬,幫牧民放牧羊群一樣。
一旁的葉昊然坐在超市的貨櫃上,漫不經心的啃著蘋果,一不注意咬到一塊有些軟黃變質的,連忙呸了出來。跳下櫃架,拍了拍高鈺坤肩膀,說道:
“我說,兄弟,咱沒必要這麼認真吧?把東西帶回去就行了,你這站著盯著看,我都不自在,更何況他們呢?聽我的,來,咱去搞點小酒喝喝,這大熱天的。”
高鈺坤掃了他一眼,偏了偏身子,沒讓他巴掌繼續落下來,換了個位置繼續看守,葉昊然自討沒趣,瞥了一眼忙碌的眾人,感覺沒注意到自己形象受挫,放心地坐回去。
也不管人家不接話,繼續說道:“你說李禹哲他好好地,把咱倆派出來就為了收集物資、當監工這不是大材小用嘛?
你的太極拳靜中有動,我的詠春拳更是得了我太爺爺幾味真傳!放著咱們倆過來幹監工的活,而不是跟他徵山伐道,我可真想不通。”
高鈺坤撇了他一眼,興許是顧及到同僚的面子,還是說了句:
“想不通就別想,好好把活幹完。”
與此同時的國際賽馬場的跑道上,常博仁、梁鵬鵬各領著二三百騎手訓練著衝鋒的技巧並且保持隊伍的整齊一致。馬場中央的空地上則是烏泱泱站著八九百戰士,跟隨著李禹哲的動作,練習著揮刀劈砍和舉盾格擋的動作。
居於隊首的朱凱斌氣喘吁吁地問道:“再過兩天就要起兵是不是太倉促了?我們現在臨時抱佛腳來不及吧。”
李禹哲一邊揮舞龍淵上撩,手上動作不停,回答道:“等有等的好處,時間越久,部隊的戰鬥力越弱、老幼婦孺也就越少,到時候接納他們我們不需要承擔很大壓力。
但是現在的局勢誰也不清楚?柴安納統治也大幾十年了,大多百姓還算活得富足,如果不趁亂,抓住柴安納自顧不暇、無力鎮壓的局面。等到他們度過這段時間,我們再想起兵就沒那麼容易了,咱不能賭每個守將都是李景隆,每個皇帝都是建文帝。”
朱凱斌手中雁翎腰刀跟著上撩,“那我們就靠冷兵器?去衝擊槍炮?”
李禹哲搖搖頭,變換招式,改撩為踏步下劈,“等到大後天的時候,槍械的磨損肯定會更進一步,而且我並沒有說要放棄槍械的運用啊。”
說著衝靠山的位置努了努嘴,“喏,費敖成這不是帶著他們在舉槍嗎?先保持槍械的平穩,熟悉一下握感,彈藥畢竟有限,沒幾次練習射擊的機會。”
“那以後槍械就放棄了?”
“張婭蕾和隊伍裡幾個學機械、材料出身的,已經在著手研究那種槍械了,能不能精簡一部分零件啊什麼的,估計還要很久才能出結果。”
下劈完後立馬接上刺擊,李禹哲繼續補充說道:“槍械這方面肯定不會放棄的,至於到時候怎麼動手,我們聽你爸指揮就行了。在專業的事情上,我不喜歡指手畫腳的,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我又不懂,就不瞎摻和。”
說著,表情古怪地望了一眼朱凱斌,“還是說你對你爸沒信心?”
朱凱斌苦笑著跟上刺擊的動作,“那不是以前嘛?以前打仗厲害不代表現在也厲害啊,現在也不是騎兵的時代了,假如部隊裡來個救死扶傷馬克沁、大慈大悲加特林對吧,咱們這夥人不是涼了嗎?”
李禹哲眨眨眼,沒有說話,只是示意朱凱斌繼續帶著隊伍訓練,他則是走到了圍繞馬場周圍修築工事的吳宗凡和漫漫蕩蕩幾千人的修築隊伍,問道:
“還需要多久能蓋好?”
吳宗凡用肩頭蹭去臉上的汗,上端白色T恤已經給汗水泡透,掃視了一圈周圍忙活的人群和堆砌在地上的碎石頭,有些為難道:“唔,不好說,不過今天晚上很可能來不及蓋完,影響嗎?”
李禹哲微微有些皺眉,“先把磚石簡單堆積起來吧,起碼弄一個緩衝的屏障出來,畢竟大幾千號人。如果給兇獸衝進來了,引發騷亂,很難處理。”
接著轉身向在一旁幫忙的蔣雨婷問道:“新兵訓練的事情怎麼樣了?”
蔣雨婷忙活得正熱鬧,又累又熱的小臉上髒乎乎的全是灰塵,卻透露出幾分健康的撲撲紅意,聽到李禹哲問她還有點茫然,愣了一會才後知後覺道:“他們連個菜刀都沒有,我乾脆讓他們過來搬磚了,也挺鍛鍊的是吧。”
李禹哲翻了個白眼,正想一把揪住她衣服後領,把她拎起來吊著打一頓。餘光剛好瞄到派出去的吳曉凡守在一旁,也顧不得教訓物件,快步走過去,問道:
“軍區那邊有什麼動靜麼?”
“那邊全給攔起來了,就是有兵士端著槍在那守著,根本不給靠近,有不少市民過去請求幫助、治療都給拒絕了。那邊幾個學校校區給徵用了,用來安置災民,部隊每天會給他們提供一些口糧,就是架鍋煮稀粥給他們喝。
我聽囡航的學生說,就今天有人老婆死在外面,駐軍不肯給他們進去治療,然後發起了暴動,然後駐軍開槍才鎮壓下來。
後面我沒敢多呆,他們晚上發粥要看一個身份牌,睡覺的地方也是規劃好的,想要有個位置好點的睡覺的空地都要搶,要不然就得你家裡有關係。
我去的那棟樓裡面,據說有好個寢室四張床直接是給裡面一個南菁黨派領導的家屬霸佔了,把原來住在那的學生給趕出來了,而且這樣的事情還不少。現在南菁政勿廳和軍芳部兌的意思可能就是儘量少死點人,就是讓老百姓別餓死就行了,生病什麼的就不管。”
“嗯,守衛證務廳和指揮部的兵士多麼?”
“很多,因為現在基本上市民全部都圍在那一圈了,就是以他們為中心繞開,擋在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