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聶小倩》成萬人追捧(第1/4頁)
章節報錯
隨著狐狸在慘叫聲中消失,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覷,臉色大變,實在想不到世間還能作出如此的除妖文。
第一篇所講述的故事是:某地有個太史,被狐狸纏身,生了重病。求神、畫符,辦法都用盡了,仍然不見效。於是就請假回家,想逃避一下。可是太史前頭走,狐就在後面跟著,太史更加害怕,但又無計可施。有一天,太史走到涿縣城門外,停下來休息。忽聽見一個鈴醫走來,自己喊著能伏狐。太史命人請他來治狐。這個醫生就給了他藥,實則是某種不可描述的藥。
太史吃了藥後,熱血沸騰,與狐共赴巫山,雲雨數度,狐忍受不了,要逃又逃不走,哀求作罷。太史不聽,風雨更烈,狐設法脫身,苦無辦法。過了會兒,聽不到狐的聲音了,一看,已經現原形死了。
而第二篇所講述的故事則是:某某鄉有一個書生,自己說生平沒得到過一次滿足。一天,夜宿孤館,四面沒有鄰舍。忽然來了一個逃女,沒有開門就進屋來了。書生心想一定是個狐女,就欣然同她就寢。
接下來就是充滿馬賽克的內容,狐女受不了,吱吱亂叫,忽地像老鷹脫鉤一樣從窗子裡逃走了。書生還向窗外哀求她再回來,卻早已無影無蹤了。這真是伏狐猛將!
這兩篇故事與尋常除妖文不同,但效果卻是極好。
隨著狐狸慘叫之聲傳來,眾人走近黑暗中,只見王豹壓著一狐,狐已然氣絕。
眾人目瞪口呆,實在想不到這兩篇文章還有這種威力。
簡直就是兵不血刃,以其狐之身還自其狐之道!
……
在場的女子面色嫣紅,有的輕輕啐了一口,看向李長歌的目光卻有些奇怪。
原以為這是個濃眉大眼的正人君子,沒想到還能寫出如此文章,真是好壞,好喜歡哦……
“……”
李長歌神色如常,這兩篇文章出自聊齋當中的《伏狐》,雖說知名度一般,但卻頗為神奇。
除了《伏狐》外,其實《閱微草堂筆記》也記載了一則差不多的:瘍醫殷贊庵,自深州病家歸,主人遣楊姓僕送之,楊素暴戾,眾名之曰橫虎,沿途尋釁,無一日不與人競也,一日,昏夜至一村,旅舍皆滿,乃投一寺,僧曰:惟佛殿後空屋三楹,然有物為祟,不敢欺也。楊怒曰:何物敢祟楊橫虎,正欲尋之耳。促僧掃榻,共贊庵寢。贊庵心怯,近壁眠,橫虎臥於外,明燭以待。人定後果有聲嗚嗚自外入,乃一麗婦也,漸逼近榻,楊突起擁抱之,即與接唇狎戲,婦忽現縊鬼形,惡狀可畏,贊庵戰慄,齒相擊,楊徐笑曰:汝貌雖可憎,下體當不異人,且一行樂耳。左手攬其背,右手遽褪其瞯,將按置榻上,鬼大號逃去。楊追呼之,竟不返矣。遂安寢至曉,臨行語寺僧曰:此屋大有佳處,吾某日還,當再宿,勿留他客也。贊庵嘗以語滄州王友三曰:世乃有縊鬼者,橫虎之名,定非虛得。
(感興趣的某度翻譯。)
只不過《閱微草堂筆記》中的一則是針對吊死鬼的,如果用在剛才這種情況並不妥。
“既然狐狸已除,請諸位扶他回去休息,李某告辭。”
說罷,在眾人驚愕的眼光中,李長歌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對於他而言,這只是一個小插曲。
而其他學子則是驚若天人,心裡都想不愧是商國第一解元。
……
回到房間,李長歌正想入睡,忽然之間只覺丹田中傳來共鳴之聲,彷彿有洪鐘大呂傳來。
“這是……”
李長歌翻身下床,微一思索,便已明白,這是小說達到萬人追捧的徵兆。
只不過不知道是哪一篇。
“神鵰,倚天都已是萬人追捧,想來,應是聊齋!”
李長歌目光微動,當即盤膝打坐,感悟著體中的小說之聲,並開始選擇要領悟的戰技。
面前數門戰技同時展開!
李長歌眼中爆出兩道精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