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人性的溫度(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起針對城管隊長的連環殺人案,隨著李簡升的被捕而畫上了句號。
這起案件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以及制度弊端已經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各種制度的完善也提上了日程。
總的來說,這還算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吧。
專案組離開了樂華縣,臨行前,他們再次被一群人圍堵在了公安局門口。
只是這一次圍堵他們的,不是記者,而是樂華縣的商販。
他們是來感謝專案組的,不是感謝他們將兇手繩之以法,而是感謝他們此行帶來的影響。
因為他們知道,從此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樂華縣城管的暴力執法了。
他們都是來自附近村鎮的農民,他們有著最淳樸的心,有著最直接的表達感謝的方式。
賣水果的商販手裡拎著蘋果,懷裡捧著哈密瓜。
賣烤地瓜的商販則提著地瓜,賣甘蔗的商販則抱著甘蔗。
甚至一包糖炒栗子,一包手炒花生,一根烤腸,都是他們最直接的感情。
站在人群最前面的,是那個賣手工鞋墊的大娘,她連夜趕工,一針一線為專案組每個人都做了一副鞋墊。
這一幕,所有人無不為之動容。
專案組全員下車,和商販們道別。
但他們什麼都沒有收,除了那幾副鞋墊。
警用麵包車緩緩駛離了樂華縣公安局,商販們的身影也在倒車鏡裡越來越小,直至消失不見。
車裡,唐夢雪時不時地回頭張望,剛剛的那一幕讓她感慨:“管理人性化,服務有溫度,這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莫雨菲也順著那個方向看去,即便已經看不見任何人的身影:“為什麼每次都是出事了,才想起來補救呢。”
盧珂抿了抿嘴,淡淡的說著:“因為法律是有滯後性的”。
“法律的滯後性?”唐夢雪有些不解。
蘇思蒙緩緩開口,為她解釋道:“社會是運動的,但法律不可能時刻反映社會變化。某個法律在制定的時候,預測總是有限的,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此時先制定下來的法律對於新出現的新情況可能有顧及不到之處,便出現了法律的滯後性,這是法治無法迴避的代價,也是法律不斷完善和修正的必經之路。”
返回景安市公安局之後,大家沒有迎來結案之後應有的放鬆和休息,而是立刻投入到另一起案件之中——閆興發被殺案。
閆興發是網約車連環殺人案的主犯,被人殺死在從犯陸高爽的二手車市場倉庫裡。
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唯一留下的是一個六芒星的金屬掛件。
死者在遇害前,曾遭受過嚴重的毆打,打擊力度非常重。
而後,兇手使用一把單刃匕首,在閆興發的身上留下了戲耍式的砍劃傷,一共有二十七刀,其中有八刀造成了靜脈破損,肌腱斷裂,但並沒有直接危及生命。
最後,兇手又補上了一刀,這一刀直接刺進了閆興發的胸口,直接貫穿了肺葉和左心室,導致主動脈、左肺的動靜脈割裂,也成為了絕對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