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輕輕的命運有沒有被改變不得而知。

但整個大河村的命運可是真真切切的被改變了。

因為後面一批種下去的水稻,也發芽了。

為了這事兒,在岐陽鎮跑車的李二叔、劉二、田傑元等人,還專程跑回來了一趟。

如今他們三個都升了組長,每逢半月會有一天假期。

聽說家裡的水稻發了秧子,都高興得不得了。

回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來找易茗雪彙報車行的近況。

“東家,您臨走前提到的會員充值贈年禮的活動可真好使。不僅咱們頭幾批的會員都續了費,又招攬了不少新的會員。”

劉二不知何時已經剃乾淨了臉上的鬍子。

衣著也比過去更講究。

加上身板兒板正,人高馬大的。

走出去可真是要惹來不少待嫁姑娘的青眼。

他如今手下管著四五個人,組長之間若是有個什麼事兒,也會主動來找他商量和拿主意。

頗有點易茗雪左膀右臂的意思。

這使得他既開心又興奮。

覺得自己居然也能幫到易茗雪,想來也能讓她高看自己幾分。

故而車行的事情,他都辦得盡心盡力。

見到易茗雪的第一面後,也是率先報喜。

“活動都是死的,效果好還得歸功於你們在宣傳和落實上賣力。”

對於工作做得好的人,易茗雪向來是不吝誇讚的。

“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事兒?”易茗雪又看向一旁的李二叔。

果然,李二叔猶豫了片刻道。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就我負責的那一帶,最近因為天寒打霜,路不太好走。咱們有兩輛車,都打過遛。”

這種事情其實很常見。

雖然人口聚集的地方都已經通了官道,但此處距離京都較遠。

所謂的官道也不過是條稍寬點兒的黃泥巴路。

所以,經常會有垮塌、坑窪,甚至被落石阻隔的情況出現。

常年住在山區的人,無論是趕車的還是乘車的,早就已經習慣了。

所有車行根本沒把這些當回事兒。

包括易家車行的其他師傅也一樣。

唯有李二叔,覺得這種情況或許存在安全隱患。

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