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的農家小院裡,一片溫馨祥和。

易茗雪走前,無論是吃食還是炭火都留得很足。

因而易輕輕一早就燒上了火爐。

此時的屋內,暖洋洋的一片。

一如易茗雪的心。

大半個月不見,幾個蘿蔔丁都不同程度的冒了個子。

尤其是老四易天磊,竟已超過了易長樂。

不僅是個頭兒,塊頭也變得比以前更加壯實。

易茗雪從包袱裡拿出一把小巧精緻的匕首遞給他。

同時還不忘提醒他道,“這是開過刃的。切記,利刃是用來保護我們該保護的人,而非傷人。”

易天磊重重地點了點頭,隨即嗖地一聲抽出匕首。

如寒霜一般的刃芒立刻四散開來。

“哇!”易天磊頓時眼睛都亮了,“謝謝大姐!”

易茗雪拍了拍他的肩膀。

隨後又將其餘幾人的禮物分別拿出來。

給易輕輕的是一把黃銅鎏金小剪子,是她在湖州縣時專程找名師所造。

這大半個月,易輕輕臨時暫代家長一職。

不僅將家裡安排得井井有條。

還又制了幾套適宜春節的新版式。

而且不僅只有女裝,還有幾件孩童的制式。

可把梅老闆高興壞了。

給易長樂的呢,是一套全新的入門教材。

要知道,這個年代的書籍是非常寶貴的。

許多窮苦人家的孩子,要想看書,只能靠租和借。

就算是家境殷實的富戶,也多選擇從書院借母本出來,然後自己謄抄到竹簡上。

能像易長樂這樣,還沒入學就擁有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課本。

是非常難得的。

易長樂自然知道這些書本的珍貴。

仔仔細細的收好。

這大半個月以來,她不僅已將加減乘除熟記於心。

還將易茗雪走前留下的幾十個公式背牢。

易茗雪那套數學體系固然好使。

但當下運用最為廣泛的珠算,易長樂也沒有摒棄。

如今別說是劉業誠那些人了。

估摸著學堂裡好多學子,都未必能達到她這進步速度。

關鍵是,她這大半個月除了學習之外。

還將易茗雪在大河村和山甲村與村民們合種的田地做了分類和登記。

易茗雪看著她遞給自己的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