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凌千戶的故事,季缺若有所思,說道:“這就是所謂的殺伐之道?”

凌千戶搖頭,說道:“世人都認為我走的殺伐之道,事實上,我走的是人間之道。”

“人間之道。”季缺若有所思道。

“我從小生活在富庶繁華之地,衣食無憂,以為人間就是這樣的。直至後來,我跟著父親去了戰場,看見國與國的征戰,正與邪的廝殺,無數人輕易的失去生命,才知曉人間更有滿目瘡痍的一面。

我非常不喜歡那樣的人間,於是我很小就有一種強烈的渴望,渴望全天下的人至少都能好好活著。是的,只要活著,有口飽飯,不要朝不保夕,不要輕易死去。

那種信念一直催促著我,催促我變強,我一直以為這世上只有我有這種信念,於是在這路上倍感孤獨,直至後面,我遇到了皇帝陛下,這條道路上就不止我一人了。

我們開始施展抱負,完成心中的夙願。如果有人想要踐踏城池,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我就去應戰,殺得他們膽寒,殺得他們退卻,甚至把他們全部殺死,免得再起事端,如果有人想要威脅皇帝的統治和變革,我也會提刀去殺個乾淨。

是的,即便是一些造成禍事的神靈,我知曉了也會毫不客氣的將其斬殺。

久而久之,近乎所有人都認為我走的是殺伐之道,而唯有我和陛下清楚,我們走的是人間之道。”

之後,凌千戶喝了口茶,繼續說道:“我很清楚,我這樣的人只適合殺伐來維護我心中的道理,卻不擅長建設,可陛下不同,陛下擅長做這種事。

我倆年輕時以為這樣的我們遲早能實現當初的夙願,如今看來,遠遠不夠,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就像僅僅是養劍這種事,都需要極其漫長的過程。”

說到這裡,凌千戶眨了眨眼睛,季缺竟在眼角邊看到了幾縷風霜。

原來戰無不勝的殺神千戶也會老。

“我想告訴你的是,這麼多年來,一直讓我持續變強的,就是這股想要人間美好的信念。而我修為增長最快的時光,就是我重回蜀地的那段時間。

因為蜀地多仙神傳說,那裡的野神或者地仙大多不仁,以至於生活的百姓過得都極慘,當年我離開蜀地時,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後面回去了,開始殺神。

大的殺不了,就殺小的,小的殺不了玩陰的,總之,最後我離開蜀地時,有不少百姓至少不會為那些不仁的東西擔驚受怕,而我則連大的也能殺了。

只是後面,我被其他事耽誤了,離開了蜀地,這便是我的經驗。”

“我說這麼多,不是要你學我,而是你可以去試試找到你自己的道。”

季缺點了點頭,回答道:“明白!”

這一刻,他腦海裡像是有一條線連了起來。

在離開前,他忍不住問了凌千戶最後一個問題——“這麼多年了,為何前輩你一直不跨過那道門檻?”。

他指的自然是凌千戶一直呆在六境搬山境巔峰,沒有再跨出一步。

他知道,如果凌千戶想,這件事應該不難。

凌千戶回答道:“因為我怕。”

他拿起了那本簡陋般的閒書,回答道:“我怕再進一步,會因此失去這份有關人間的信念,因為這麼多年來,我從未見過有神對人間有過濃厚的感情。”

季缺點了點頭,說道:“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