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鬥(第1/2頁)
章節報錯
城牆上的守衛者發瘋了一樣的打著一口鐘。
那些守衛者現在面對的是圍在城門前的密密麻麻計程車兵,這些士兵大多由貴族親自率領,鎧甲精良,幾乎人人都配有頭盔。每一個士兵都有長矛,腰間掛著華麗的劍鞘,一半的人有靴子,這些靴子價格不菲,用的是小牛皮,反覆的鞣製過。@
貴族們把農夫和領地上的乞丐武裝起來,送到了瓦蘭科夫前線,而在自己的城堡和莊園裡面,他們留下的都是最精明強幹計程車兵。這些士兵要麼有貴族血統,是貴族家的私生子,要麼是打過仗的老兵,懂得如何在戰場上活下來。
三個小時之前,第一臺攻城槌車靠近了城牆,並且每隔幾分鐘就猛烈的擊打一次城牆。在攻城槌車的頂部,加蓋著一層防火的皮製外殼,守衛者們丟下了許多的火把,依然無法點燃這輛攻城槌車。在城牆的頂端,用泥糊起來的石塊已經開始錯位,城牆也開始出現了裂縫。再這樣下去,幾個小時之後,城牆就會轟然垮塌。另外一輛攻城槌車則調整了方向,朝著第一輛車的位置緩緩地靠近過來,兩輛槌車同時擊打一處城牆的話,這處城牆會垮得更快。
英諾森明顯沒有喬萬尼的遠見,他修築的牆還是用於一般的修道院防衛的:可以用來抵抗盜賊,但卻無法擋住士兵。如果他之前花幾周的時間,在城牆兩端增厚城牆,讓外牆形成一個陡峭的斜面。那麼這些攻城槌車將毫無用處。如果再增加許多的楔形突出部的話,即使這些貴族士兵使用火藥桶。也難以撼動這裡的城牆。
據說在今天早上,一隊滿載著貴族士兵的長船試圖從河流上奪取修道院的碼頭。但是被碼頭上的工匠和士兵聯手擊潰了,幾個不熟悉水性計程車兵被掀入水中,然後被盔甲帶到了河流的底部。這已經在居民之中造成了恐慌,許多的難民甚至在計劃逃出城外去,以躲避災難。如果說居民之中還有一絲抵抗的情緒的話,那麼難民之中幾乎只有頹喪的氣氛,他們來到這裡,本來就是不堪瘟疫和饑荒的折磨,他們只想在這裡度過最艱難的時刻。得到照顧,然後在情況好轉之後,就回到家鄉去。面對被圍攻的定居點,難民們只感到無比的沮喪,毫無鬥志。
在修女和修士們出來之前,總人數為一百五十人的定居點衛隊,已經迫於居民的強烈要求,開啟了小武器庫。定居點裡面最強壯的男人已經分到了武器,不過這些人的武器配備非常的糟糕。一個男人往往只能得到一柄鈍刀,或者一根短矛。有些人能夠得到一面被砍缺了口的盾牌,有些人則得到了一把歪背的弓。男人們翻遍了定居點,所有尖銳的器械都被找出來了:鋤頭、短鐮刀、長鐮刀、犁頭、大剪刀、錘子、三巨頭酒店的護欄。只要是能夠拿走的東西,人們都盡行拆除了下來。現在定居點裡面,只有那一百五十人的衛隊。裝備看起來像樣一些,他們都是英諾森的寶貝。人人都都有靴子,幾乎每個人都有皮製鎧甲。少部分人還有鍊甲外套。衛隊的武器大多是盾牌加上的短矛,不過因為這些衛隊士兵能拿到多餘的口糧,他們通常都會變賣自己的糧食,去換取一兩把短柄武器,這些武器都是他們自行配備的。衛隊成員之外的居民們,這個時候已經有兩百多人拿到了簡單的武器,這些人雖然戰力堪憂,但是當他們豎著長矛站在一起的時候,看起來還是很威風的。這些男人大部分都穿著粗布外套,有一些稍微富裕的居民,則在亞麻外套上面套著一層皮甲,或者一件滿是缺口的鍊甲。這些居民有許多人過去是農夫,他們的鐮刀別在腰上,在胳膊上面挽著繩子,這些人在莊園裡面的時候,沒少和包稅商的爪牙們打架,他們有一套自己的作戰方法。
武器很快就不夠用了,甚至連投擲用的標槍,都被拿去做短矛來使用。鐵匠鋪的工匠們那裡還有一百多杆長矛木杆,但是鐵矛頭卻只有四十多個。臨時製作的長矛並不牢固,但是現在,這些工匠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一個工匠小心翼翼的將鐵矛頭底部對準長矛杆,慢慢的推進長杆,在長矛頭架穩了之後,另一個工匠立刻會釘入一枚粗粗的鐵長釘,固定住矛頭。在矛頭固定了之後,第三個工匠會用小錘把長矛頭的底部仔細的敲實,讓長矛頭緊緊地包裹住矛杆。他剛剛做完一柄長矛,立刻就有市民奪將其奪走,然後跑到了衛隊周圍,等候調遣。
三巨頭酒店的老闆發現自己的圍欄已經被拆除之後,就預感自己的存酒必然會再次被洗劫一空。於是他當機立斷,宣佈免費將所有的酒贈送給願意參戰的居民。他找來了幾十個木頭杯子,讓新娶的胖老婆幫自己倒酒,自己一杯一杯的接桶裡面的酒,麥酒、果子酒、剪狼毛、馬奶酒、葡萄酒、蜜酒、薩蘭德稻穀酒,只要居民要求,他立刻就滿足。在三巨頭外面聚集著上百人,在最外面的人喝光了木杯中的酒,就把它們交給了身邊還沒喝的人,這個人就會對他前面的人說,‘我要一杯果子酒’,他前面的居民會接過這個杯子,把杯子和要求傳給前面的人。杯子就在擠得水洩不通的居民頭上傳進了三巨頭酒店裡面,不久之後,裝滿了的酒杯又會一個接著一個的傳出來。不過在傳遞的過程中,幾乎有一半的酒都灑掉了,有些則被中途的居民偷偷的喝上了一小口。還有不少的居民根本沒有得到自己要求的酒水:要求的是剪狼毛,遞出來的卻是一杯加了蜂蜜的清水;要求的是蜜酒,送出來的卻是摻了果酒和稻穀酒的混合酒;要求的是馬奶酒,結果遞出來的卻是酒店老闆娘的大號胸衣。也不知道酒客的要求在傳播過程中出了什麼樣的錯訛。
就在人群鬧哄哄的時候,一隊衛兵前往了各個人群扎堆的地方。要求所有的人都到廣場上面去匯合,不得在各處逗留。原來是修女和修士們結束了爭執。準備出來領導居民們保衛定居點了。我有點懷疑在修士或者修女中間,有貴族安插的暗哨,專門等到貴族們攻城的時候製造混亂,不然的話,沒有理由這段爭執爆發的時間如此巧合,險些扼殺了定居點自保的可能。如果不是那位女院長及時的提醒,估計這個時候,所有的修士和修女們還在彼此爭論不休。
修士們大多穿著灰色的衣服,像是一群髒兮兮的鵝。修女們的衣服則考究得多,她們大都穿著黑色的罩衣,裹頭是用細布縫製的。
英諾森則陪伴著女院長,跟著泰維騎士登上了中間的高臺,石中劍的石頭還放在那裡,每天都有人過來親吻它,視它為聖物,也有幾次,有人試圖用錘子砸碎它。視它為邪石。
發現了院長的蹤影之後,本來散佈在廣場和街道的人群立刻圍攏了過來,就連難民們也紛紛的走過來看個究竟。三巨頭酒店周圍本來聚集著的大量的居民,一時之間跑了個精光。只剩下了幾個已經爛醉如泥的酒鬼,他們在人群中還能左扶右靠的站著,人一走。他們就像幾條蟲一樣,躺在了空地上。三巨頭酒店的老闆正安慰著他哭泣的老婆:剛才那群酒客突然把手伸進了她懷裡。搶走了胸衣,把她嚇壞了。老闆差點以為這些喝了酒的傢伙要犯渾。結果這些人搶走了胸衣之後,只是將它傳了出去,然後繼續討酒喝,並沒有亂來,實在有些奇怪。
廣場不如議事的大廳,根本無法安靜下來,英諾森只能讓泰維騎士站到了身邊。
看見了天使之劍之後,人群顯然受到了鼓舞,開始歡騰起來。
我站在臺子的下面,一個城牆過來計程車兵驚慌失措的說,第二輛攻城槌車已經抵達了城牆下面,城牆就快要破了。洛薩讓這個年輕人閉嘴,然後把長劍扛到了肩膀上面,帶著一隊士兵匆匆地朝著城牆方向離去了。
英諾森院長安排了六個小夥子,站在不同的地方,每當他說話的時候,六個人就把他的話一遍一遍的傳了出去。
“許多天之前,就在你們的面前,就在我身邊的這個臺子上,天使降下了一塊石頭,降下了一柄石中劍。”英諾森說完之後,他的話被六個不同的聲音重複了一遍。
“麻木不仁的人以為這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懦弱膽怯的人以為這是一件暗含危險的事情;居心叵測的人覺得這是一場騙局,而拔出了劍的泰維騎士,則是罪魁禍首。”
泰維騎士臉色很鎮定,他知道自己是清白的,所以對於非議,根本就不屑一顧。
“但是天使秉持主命,會做無目的的事情嗎?不,你們要知道,他周知而至察,智慧超越一切,他的一切神蹟,都是有道理的。”
“這件事情沒有意義嗎?難道如今,當你們被圍攻的時候,身邊有一位天使騎士來保護你們,是沒有意義的?我想不是這樣。”
“這件事情是暗含危險的嗎?絕非如此,如果你們覺得屈服能換來安全,而拿劍卻會招致災難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城外的貴族,就有那位傅立葉男爵,幾個月前,他剛剛劫掠過我們,我們那時屈服了,我們換來了安全嗎?沒有,我們再一次被攻擊了。”
“這件事情是一場騙局嗎?泰維騎士,你現在對著上帝發誓,在所有人的注視之下,是你製造了關於石中劍的騙局嗎?”
大家都在注視著泰維騎士的表情。
泰維騎士說,“我對著萬能的上帝發誓,如果石中劍是我製造的騙局,我將永遠在地獄裡面被灼燒,我的靈魂將永遠被懲罰,我將遍嘗人間聽聞過和沒有聽聞過的每一樣酷刑,我將食用火焰灼紅的釘子,我將穿岩漿紡織的衣服,我將永遠在火裡面受苦。”
泰維騎士坦然而堅決的誓言,讓市民們驚歎起來。看起來泰維騎士沒有撒謊。
“這毫無疑問是一場神蹟,”英諾森宣佈。“你們中有人說,沒有一位主教派來使者承認這個神蹟。你們中有人說,教會並沒有派來使者祝賀你們的榮光,你們還有人說,某些主教甚至在自己的修道院宣稱,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你們究竟要麻木不仁到什麼時候呢?”
“此處有不少的居民,許多年前就住在周圍的村莊裡面。在那個時候,修道院是什麼樣子的,莫非你們已經忘記了?那個時候,沒有田畝。那個時候,沒有作坊,那個時候,沒有人修起高高的城牆,那個時候,沒有一個商人抵達我們的市集。你們記得沒有碼頭的時候的樣子嗎?那個時候,諾德人有三倍的高價出售糧食,而如今,糧食在碼頭上堆積如山;那個時候。入夜之後,此處寂靜無聲,如今,市集的燈火會持續到天明。喧鬧之聲通宵達旦;那個時候,面臨盜賊,修道院周圍的居民都會心驚膽戰。而如今,上百名士兵就站在你們的身邊。莫非你們還要執迷不悟。覺得這一切都不是神的跡象?”
“你們究竟要麻木不仁到什麼時候?直到石中劍和天使騎士在你們的眼前誕生,你們卻依然要懷疑?為何你們不相信天使的跡象。卻要指望地上的凡人來告訴你們,這是真的?你們為何離開你們的教區來到此地?莫非那些修道院的院長未曾凌辱你們,劫奪你們的田產?莫非那些主教未曾欺壓你們,用你們的財產來換他的威儀?莫非那些肚滿腸肥的教士沒有敗壞你妻女的名聲,讓你們不得不隨時提防?到了如今,你們卻為了得到他們的認可,而對真正的神蹟喋喋不休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