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定居點(第1/2頁)
章節報錯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現在定居點周圍。
那些在一兩個月前來過此處的農夫傳播了這裡的訊息,這些農夫帶著滿滿的錢囊告訴他們的同鄉,修道院這裡憑空出現了一個城鎮,所有的東西都會有人買,所有的東西也都有人在賣。那些抱著整罐的金幣捱餓的人也聽說了這個地方,人們說這個地方的物價正在恢復穩定,金幣已經正常流通了,雖然還不能像過去那樣可以隨意使用,但卻已經不會出現一個麥餅要賣一個金幣這種事情了。
乾淨的平地消失了,修士們過去種植的小塊蘿蔔地和薔薇園也已經被剷除,新遷徙來的居民胡亂的搭建著帳篷,瓦蘭人不得不專門劃出一整塊地方留給新來的居民。但是許多居民根本就無視任何規矩,他們會自己繞著定居點走上一圈,然後在一箇中意的地方安營紮寨,把自己和家人安頓好。搶奪優良地塊的爭鬥此起彼伏,瓦蘭士兵人手嚴重不足,每天在各種糾紛裡面疲於應付。過快湧入的居民讓食物的供應變得非常的困難,在最好的時候,商人甚至有多餘的肉類可以供應,而到了最近一段時間,連黑麵包都開始變得搶手。
經歷過了饑荒的居民對食物有一種病態的佔有慾:許多居民,特別是有家人的居民,在勞作之後,第一時間就會把錢用掉,去換取任何可以換取的食物。人們對於金幣的信心沒有完全恢復,拿著這個東西讓人們覺得心中惴惴不安,一定要儘快的把它花出去。修道院裡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金幣和銀幣在中午的時候開了工錢,到了晚上就被修道院的商人收了回來。這樣的情況叫修道院的弟兄們有一點摸不著頭腦。這麼快的買賣在過去是沒有過的。人們疑惑,金幣究竟還有價值嗎?為什麼人們現在一點儲蓄它的意思都沒有呢?
幾天前。一個克里爾來的老人前來找到英諾森院長,說他可以幫助院長憑空變出財富來。這個誇誇其談的東方人說自己曾經是綠洲上某個薩蘭德小城邦的維奇爾,深諳財富之道,只需要在貨物的定價和供應上小做文章,財富就會滾滾而來。
洛薩對於這個克里爾人不是很信任,“財富?我們只控制了一個石礦,沒有發現金礦,也沒有銀礦。你說我們會有許許多多的財富,我看你是在吹牛。”
“吹牛?”克里爾人的山羊鬍顫抖著。兩眼露出睿智裡泛出狡猾的光芒,“你管那些金色或者白色的石頭叫做財富?不,我管它們叫做金幣和銀幣,但我不管它們叫做財富。你應該出去看一看周圍,看一看有多少人在這裡做工,看一看有多少石頭、原木還有肉類和穀物在四處流通,再看一看你們那個可笑的小碼頭是多麼的繁忙,然後再來和我談一談什麼是財富。”
“這是什麼意思?”洛薩聽不太明白,“是謎語嗎?”
“對於那些認為拿著金幣就能買到一切的笨蛋來說。這的確是謎語。”說到這裡,克里爾人轉過頭,對一邊皺著眉頭不說話的哥特主管說,“您也覺得這是個謎語嗎?”
“你說的道理能夠自圓其說不假。但是你說變出更多的財富,我是不太敢相信的。”哥特說,“我會把你引薦給院長大人。他不一定會見你。你有什麼話帶給他的嗎?”
克里爾人捏著自己的山羊鬍子的尖端說,“告訴院長兩件事情。第一,我的名字叫哈桑。以後是你們修道院的財務官,對,就這麼告訴他。第二,對他說,金銀能換取財富不假,但絕不是財富本身。”克里爾人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說,“如果他能聽懂,他會誠惶誠恐地邀請我留下來,如果他聽不懂,那麼,我會去拜訪別的人,比如維基亞人加里寧,比如諾德人吉爾,比如瓦蘭人喬萬尼,這個世界上聰明的傢伙很多,我可以一個一個挑,直到挑出一個行家。”
洛薩幾乎想立刻讓瓦蘭士兵把這個口氣大得嚇人的傢伙攆出去,但是哥特卻在深深地看了一眼這個克里爾人之後,轉身去了院長的休息室。
一個小時之後,院長派人給克里爾人哈桑送來了一件考究的亞麻長衣、一雙靴子、一雙皮拖鞋、足夠吃一週的小麥粉、兩隻大面包、一瓶葡萄酒、二十枝鵝毛筆和一沓薩蘭德紙。一個瓦蘭士兵細心的給哈桑指出了分給他的一個小小房間,並告訴哈桑,衣服髒了可以找到洗衣婦,生病了可以自己燒熱水喝,鍋子都是共用的,大小便的時候請走得離家儘量遠一些。
哈桑對於這些東西坦然收下,蹲在地下打包了自己的一身家當,丟掉了從克里爾穿來的那雙露出腳趾頭的破鞋,換上了新靴子。蹲下時,哈桑還是個惹人厭煩的流浪漢,站起來的時候,哈桑變成了修道院的財務官。財務官把全部財產裹成了一個大包,穿越人群,朝著自己的住所走去。
院長站在修道院的一個高高的房間裡面,站在窗戶邊上看著下面的哈桑。
院長很喜歡站在窗戶邊,一邊憂鬱地望著外面假裝在沉思,一邊聚精會神地和背後房間裡的人聊天,這會讓他顯得高深莫測。
“院長大人,”哥特總管說,“雖然我不知道您究竟是怎麼看他的,但是我覺得您這麼聘任他還是草率了。您應該讓他做一段時間顧問再說的。”
“草率的事情還有很多,這不會是最後一件。”院長頭也不回的說,“你去張貼布告,免費供應一百個大面包和六十碗燕麥粥給那些不能做活的寡婦、小孩還有乞丐,對他們說,這是為了歡迎新的財務官哈桑。”
“院長大人,”哥特主管有點不滿。“您這樣大方,會把整個世界的蒼蠅都招過來的。那些不學無術的傢伙聽說了這個訊息,一定會蜂擁而至的。”
“那就讓他們來好了。”院長說著轉過了身子,哥特發現院長的胸口掛著一個東方教會的木頭十字架,西方教會的十字架只有一橫一豎,而東方的卻有一長一短的兩橫,在兩橫的下方,還有斜折的一撇,這個木頭十字架哥特過去沒有見過,哥特還在想著這個十字架的時候,院長接著說。“我們這裡總會有位置給他們的。”
“修道院沒有這麼大得地方!”哥特總管失聲說道。
哥特主管沒有院長那麼不顧一切的亂來的習慣,他是一個踏實嚴肅的人,他首先考慮的是人需要吃多少東西?需要睡多少張床?需要有多少個房間?需要有多少士兵來管理?需要多少布匹?有小偷了怎麼辦?商人哄抬物價怎麼辦?強盜潛伏在周圍的樹林裡劫掠旅客怎麼辦?哥特主管被這些事情折磨的精疲力竭,如果不是因為修道院可能是他唯一可以一展所長的地方,說不定哥特早就辭去主管的職務了。人就是麻煩,主管不止一次地抱怨過,更多的人等於更多的麻煩。
“誰對你說,”院長坐了下來,抬頭對哥特說。“我們會一直呆在修道院裡的呢?”
這句話哥特想了好一會,“您要調離這裡了嗎?”
“離開這裡有一百種方法,”院長興味索然地說,“你偏偏為我選了一種最無聊的。好了。你先把我說的發放食物的事情弄好吧,明天早上,我要讓大部分人都知道哈桑是誰。”
“您難道聽懂他說的是什麼了嗎?”
“這個關係不大。哥特先生。”
“好吧,還有一件事情您必須知道。”
哥特又開始抱怨小偷數量在增加。
三巨頭酒館被毀滅之後。很快在別的地方再度開張。這一次那個商人似乎準備久留,於是花錢修建了一個用木板圍成的酒館。還考究地用稻草搭建了酒棚,他自己給酒館取名叫做‘愛神的花環與吻’酒館,但是人們總是在夜裡把牌子砸掉,用泥漿在木板上塗鴉,寫上“三巨頭旅館”,商人無奈之下,只得接受這個名字,從那之後酒鬼們才消停下來。當然,這個商人倒黴的事情還沒有完,他曾經去過斯瓦迪亞,買到過一種叫做剪狼毛的烈酒配方,這種酒因為太烈在斯瓦迪亞的銷量很一般,但是卻很對維基亞人和瓦蘭人的胃口,只要剪狼毛一開始供應,就會被搶購一空。不久之後,這個商人就發現有小偷在盯著自己,自己頭天夜裡準備好的十多瓶剪狼毛,一覺醒來就只剩下七八瓶了,他不得不向治安官彙報,而瓦蘭人的人手不足,根本無法幫他。
麵包房的女老闆貝蒂也報告說自己的烤麵包總是會失竊,而且工具和原木只要放在門外,就會被偷走。貝蒂養的幾隻羊,本來是準備養來產奶,然後製作乳酪的,結果羊也被偷走了。定居點已經出現了黑市,來路不明的貨物在裡面流動,因為東西便宜,居民們對它又愛又恨:人人都想花很便宜的價錢買到鄰居家的傳家寶,但又不想自己的家的東西被人拿走。瓦蘭人幾次搗毀黑市,但是黑市一共就幾個人,這些傢伙今天在這裡做生意,明天就跑到別的地方,根本防不勝防。
甚至連石料和原木也在失竊,許多新來的居民希望能夠用石頭和原木來改善住房,但是修道院的自己對石料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它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用到這些東西了,現在修道院就像是一飢餓的怪獸,瘋狂地吞噬著各種各樣的建築材料。石頭和木頭的價格節節攀升,現在採石場的石匠們各個富得流油,他們專門在修道院的北邊購買了一片空地,準備修建一處兩層樓高的樓房,用來安置他們的家人。院長本來是不準修道院之外任何人使用石料的,但是他更不願意得罪採石場,只得默許了這些石匠的築屋計劃。這不是個好開頭,很快就有很多家庭開始想辦法弄石頭,黑市上面‘訂購’石頭等建築材料的人一天比一天多。這讓碼頭、莊園還有作坊等地方紛紛出現了盜竊現象,工匠們不得不派出專門的人手看管本來隨地堆積得材料。對瓦蘭治安官的不滿與日俱增。
洛薩這個時候走進了屋子,把院長從哥特主管的抱怨裡面拯救了出來。洛薩拿出了一份名單,前來交給院長大人。
“哥特主管。”洛薩笑著說,“您又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