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北進

歡慶沒有持續多久。(

士兵們很快就用井水沖洗掉了鎧甲上的酒汙,把骨頭碎片和食物殘渣拋灑在了一邊,最後把營帳打包裝車。在低首肅立之中短暫的為陣亡戰友默哀之後,軍隊再次上路了。

離日瓦丁越近,周圍地面上的異變就越來越多:很多村莊都被荒廢了,糧食被一粒不剩的帶走了,一些樹被燒得焦黑,冒著黑煙。據被抓捕的幾個農夫說,在幾個月前,感到事態危急的維基亞人就已經命令居民北撤。

菲德烈親王希望知道有多少斯瓦迪亞人‘被迫’去了北方。

那些人彼此對視一眼:“殿下,都是自己走的,聽說要打仗,就都跑啦!沒有人是被迫的。”

這顯然不是菲德烈親王希望聽到的訊息,“我的使者在半年前就已經通告過這裡的村莊,只要投奔到我軍下就能夠獲得保護,為什麼你們還要逃跑呢?”

那些跪在地上的農夫膽怯的左顧右盼,希望從自己的夥伴那裡得到啟發,但是這些人卻都說不出所以然來:“我們說不好。幾十年前城裡接連換了將軍,不過跟咱沒有什麼關係。我們照舊種糧食,然後挑出最好的一部分送到城裡去過秤入庫,您知道的,我一年下來除了這就沒有別的事情了。將軍換了不少,我倒是沒有記住幾個,只記得有斯瓦迪亞人的、有諾德人的、有維基亞人的。不過我們莊稼漢負責種田就好了,種好了糧食送到城裡,然後就完事了```要說這二十年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另一個人說,“不對,我家不是這樣。我家放羊,每年給村裡提供兩百磅乳酪和九隻羊就好了,對了,大人家要收麥子的時候我得去幫十天忙。”

一群農夫經過這兩人的提醒,立馬開始爭相描述起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這裡面有一個磨坊主,一個豬倌,還有幾個幫領主看果園的佃農。

菲德烈親王被這些人吵得頭疼不已,只得抬手阻止他們繼續吵吵下去:“喂喂,你們都是斯瓦迪亞人啊我們冒著生命危險過來拯救你們,你們難道就只關注地頭產多少糧食嗎?你們沒有一點廉恥之心,沒有一點勇氣去回到祖國去嗎?”

一個農夫帶著討好的笑容說,“咱出生就在這,這裡自然就是祖國了```不過殿下,要是您做了城裡的將軍,我們也會把糧食送到您的倉庫裡去,一磅都不少,每逢節日的時候,我們還會帶著時令的蔬菜水果去看望您。別的事情我們真的不知道太多。”

“對將軍,我會把上好的乳酪切成塊,用雪紙包好送到府上,保證三年不壞”

“殿下可以隨時使用我家的磨坊,殿下只要把小麥送來,我就幫您磨成最細膩的麵粉,絕對不惜工,不惜時盡心盡力而已”

菲德烈和這些俘虜談到最後,發現自己想要知道的東西一個沒有問到。談話最後變成了這些人的請願:他們希望能夠早點回到家裡有些人的家中的田地沒有除草,有些人的馬匹沒有人看管,有幾個人的羊寄在鄰家的小孩那裡有些不放心。

場面又混亂了,菲德烈親王設想的那種農夫們被他感化,然後毅然回鄉說服父老過來投奔的情景壓根就沒有影子。無奈之下,菲德烈親王下令讓士兵把這些人帶了出去。

更讓菲德烈親王震驚的是,那支襲擊了自己的維基亞軍隊裡面,有超過八百的斯瓦迪亞人。也就是那些生死相搏的人很多並非異族,而是在異族軍隊裡面的血脈同胞。

菲德烈親王一直以為在擊潰庫吉特人的光環之下,只要揮軍北上,那麼北方斯瓦迪亞遺民一定會積極響應的,但是等到菲德烈親王真的接觸了這些被自己視為子民的人之後,他才發現,事情遠遠的比自己想象的要複雜。

那些農夫、市民還有士兵似乎把斯瓦迪亞人這個身份看得很輕,他們更加的關注的是自己的生活會受到什麼影響。如果戰爭在眼下會讓農夫的土地荒蕪,讓市民的作坊被焚燬,讓士兵的生命受到威脅,那麼對於這些人來說,成為一個斯瓦迪亞人就毫無吸引力。

相反,亙古不變的對忠誠的讚美讓這些斯瓦迪亞人對自己的領主們更加的信賴,在最開始幾年的磨合之後,這些人就會聚攏在自己領地的主人周圍,除非這個主人殘暴不堪,那個時候領民們才會想起來和領主們作對。但是他們想到最後目標也不過是更換領主,他們只看著自己領地上的事情,至於國家層面上的意識,與他們無關。

菲德烈親王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一種巨大的恐懼:從此地到日瓦丁城下幾百裡的路,很可能不是重反故土的榮譽大道,而是充滿冷漠甚至是敵視的崎嶇小徑。

上次的那支維基亞人的軍隊是一支雜牌軍,由地方上的民兵和附近的艾依科城堡派出的三百名士兵組成。那些士兵在這周圍還得到了南下的一些領主的支援,他們最終拼湊成了一支數量龐大的武裝。這些人接到的命令是分成小股部隊騷擾斯瓦迪亞人的補給線,但是一個年老衝動的維基亞將軍卻希望一戰潰敵。

那個老將軍在得知走在最後的這個軍團,就是數年前的雷恩迪堡壘計程車兵之後,一下子熱情高漲,他覺得手頭接近兩千名計程車兵已經足夠擊潰第三團了。

早點開戰對於老將軍來說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為這支軍隊只是臨時徵召而來,那些民兵一旦在軍隊裡面的服役時間超過一個月,就會吵吵嚷嚷的要求回家。那個時候軍隊就會自行瓦解,整隻軍隊就會迅速的縮水成為幾百人的小部隊。

所以那支部隊在從集結到投入戰場,訓練時間總共只有十五天。這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情,維基亞軍隊的部隊經過短時間的訓練也已經讓斯瓦迪亞人吃夠了苦頭。這主要還是因為在平時,維基亞王就要求全國的男人必須時常接受訓練,即使耽誤農時也在所不惜。

每一個維基亞男人從七歲起,他的父親就要給他製作一把小弓和三支箭。維基亞男孩唯一被允許的遊戲就是射箭,不停的射箭。每一個男孩子在十六歲的時候都被要求能拉開六十斤以上的弓,並且在十八歲的時候要把一支箭射到一百八十碼開外。這些數字也許並不顯得特別出眾,因為在別的國家,能拉卡六十斤的弓,射出一百八十碼的箭並不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情。但是要明確的是,維基亞人是要求‘每一個男人’都能做到這一點。

雖然維基亞幾乎是大陸上最貧窮和偏遠的國家,她的常備軍數量甚至低於斯瓦迪亞人的某些省份,但是維基亞人卻一直沒有在戰鬥中吃過虧。一旦開戰,維基亞王一聲令下,就能從全國各地的茅屋、酒館、作坊裡面揪出成千上萬的熟練弓手出來,這些人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就能成為可怕的武裝。

維基亞的男人們除了被強制的要求訓練射箭以外,還和斯瓦迪亞人一樣擁有訓練民兵的制度。每個農夫以及市民在閒暇的時候都要去軍隊裡接受訓練,常年不去報到的人將會受到懲罰。

維基亞人這些年來堅持做的這些事情,終於讓菲德烈見識到了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的可怕:一支七拼八湊的部隊,經過半個月的訓練就敢於襲擊敵國的正規部隊。

如果維基亞人有朝一日決意舉國一戰,動員全國的力量去準備一場戰爭,最後會打成什麼樣,菲德烈親王心裡沒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