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集結

父親準備離開白鴿谷了。(

帝國將有新的戰事,現在這已經不是一個秘密了。每天都有國王使者前往各個領主的領地,要求各個家族們貢獻力量去面對即將開始的戰役。我家接到了命令,要求派出十名役夫去南蘇諾大道上看守幾處糧倉三個月,然後再上繳七百個第納爾金幣以及一百袋小麥。

現在是一個人心思定的時候,因而對於這次集結,領主們大都顯得有些疑惑。近年來,隨著東部戰局的穩定,攤派下來的稅金或者勞役越來越輕,幾乎已經感覺不到這是戰爭時期了。除了在一些主要城鎮裡,你可以看見流亡過來的東部領主以及國王的官員們,不然的話你會以為戰爭早已結束了。

哈勞斯爵士在幾年之前以帝國攝政的名義解散了很多領主部隊,因為那個時候戰事趨於穩定,後方的恢復生產已經開始,哈勞斯並沒有違背領主們的意願。那次解散讓哈勞斯的聲望到達了頂點,歸心似箭的領主們對哈勞斯的慷慨表示出了極大的感謝特別是在哈勞斯默許那些領主在迴歸的途中可以帶走他們看中並且拿的走的任何東西的時候。

庫吉特人的軍隊已經完全退出了邊境,在戰爭時期建立起來的幾座轉運糧食的要塞也被斯瓦迪亞計程車兵們付之一炬。

庫吉特人完全顯露出了草原民族的靈活,在承認失敗之後,庫吉特王把開戰的罪過推給了他的幾個老臣。這些臣子的部落被平分給了其他的部落這為庫吉特王贏得了一個良好的國內輿論,所有分到了人民和牲口的部落都大力支援庫吉特王處決國賊的正義之舉。在雷厲風行的除掉了幾個積極主戰又喜歡指手畫腳的老頭子之後,庫吉特王派出了他的使臣希望與斯瓦迪亞人取得和平。

哈勞斯優待了那些使臣,然後帶著他們遊街了一番,這種華麗的舉動讓人們情不自禁的大聲歡呼“勝利歸哈勞斯”,但是那些歡呼的人卻忽略了一邊臉色陰沉的菲德烈親王。近來老皇帝的身體越來越差,誰都知道國內即將換一個皇帝了,但是現在所有的人都在談論哈勞斯,卻對這個帝國未來君主冷落的過分。尤其是庫吉特人的使臣,在進入軍營後對哈勞斯行了草原人的服罪禮儀,而對於菲德烈親王,這些庫吉特人交頭接耳的一番,然後勉強給了他與哈勞斯同樣的待遇。

這種差別還體會在其他的方方面面上面,這些細微的差別讓越來越敏感的菲特烈無法接受。再過幾年甚至幾個月,菲德烈就是帝國的新皇帝了,但是所有的人似乎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菲特烈與哈勞斯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

在幾年前,薩蘭德的二王子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讓人眼花繚亂的戰役過後,薩蘭德的大王子和他的支持者們被迫逃到了雷恩迪堡。那之後薩蘭德的大王子徹底成了流亡之軍,除了手下的數百忠心耿耿的馬穆魯克部隊和一大批雜牌軍之外,大王子已經失去了他作為王子的一切。而且那支不足千人的部隊還在持續的減少中。

人們清楚的記得幾年之前,大王子從容的排程數萬大軍在各個戰區碾壓二王子時的那種不可一世,那時人們猜想的是戰役會在一年之內結束還是在兩年之年結束。人們普遍相信擁有正統優勢的大王子到後來一定會把二王子絞死在首都的某棵樹上。

但是現在,大王子正坐在雷恩迪堡的領主大廳裡面唉聲嘆氣。據說他終日飲酒,對於城外的斯瓦迪亞人,大王子再也沒有了那種君臨天下的氣概,他頒佈赦令,對王國內,也就是雷恩迪境內的軍民一視同仁,只要有願意幫助他從事恢復王業行動的人,不管是薩蘭德人,還是斯瓦迪亞人,不論信仰上帝還是真主,不論高貴與低賤都將是他的客人。

周圍的斯瓦迪亞農夫們默默的聆聽著大王子的使者聲嘶力竭的宣傳,但是卻不為所動。他們知道,這個蘇丹不會長久了。

在過去,馬穆魯克們如果與斯瓦迪亞僕從一起作戰,他們會視這為極大的侮辱。

漸漸地,軍隊中薩蘭德人的比例越來越少了,現在參加夜巡的精銳部隊中都不得不混雜一些斯瓦迪亞人了。

薩蘭德大王子早早的宣佈了與斯瓦迪亞人結束戰爭,所有被俘的斯瓦迪亞人可以自由迴歸故國,被迫流離外敵的斯瓦迪亞人也可以回到雷恩迪堡壘來認領產業。除此之外,大王子還告知斯瓦迪亞人他‘允許’兩國自由貿易、互派留學生和使者、並且願意共同勘定邊界。

菲德烈親王冷冷的把使者打發了回來:“呆在那裡,不要亂動。”

這種侮辱讓大王子暴跳如雷但卻毫無辦法,因為除了雷恩迪堡,他無處可去。

向東走,那裡到處是二王子手下的爪牙,那些人可不會在乎大王子是不是他們的正統蘇丹,他們只在乎那幾萬枚金幣的獎勵;

向北走則是還在零星戰鬥的戰場,過去蹚渾水,手裡面的這點士兵連發動場像樣的偷襲戰役都不夠;

先西走則是斯瓦迪亞嚴陣以待的堡壘防線和堡壘裡裝備精良的鐵甲士兵;

向南走也好不了哪裡去,羅多克人對薩蘭德人速來沒有好感。收復了加米奇盆地的羅多克人對於薩蘭德人的蔑視達到了極點,對於這個流亡之君會有什麼動作誰都無法保證。

哪裡都不能去,大王子只能垂頭喪氣的留在雷恩迪堡壘,像菲德烈親王說的那樣,“不要亂動”。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大王子的控制區域從雷恩迪邊境縮回了村莊,又從城堡的下屬村莊縮回了城堡,現在大王子的統治地區已經縮回了城門之內了。

城外的農夫和市民們對於城牆上孱弱的大王子毫不在意,這些人的領袖自己跑到德赫瑞姆城去取得了與斯瓦迪亞的聯絡。不久,流亡的領主和農夫們開始返回這裡。這裡甚至恢復了與斯瓦迪亞內陸的通郵,並且在行政上接受德赫瑞姆的差遣。城牆上常常張貼兩張政府公文,斯瓦迪亞的那份被人們認真的閱讀著,薩蘭德的那份被人毫不猶豫的忽略了。

薩蘭德大王子很快就發現即使是食物都來之不易了:斯瓦迪亞人要大王子掏錢來買,雖然價格還蠻公道的,只比賣給斯瓦迪亞人自己貴三倍。

大王子發怒了,他帶著士兵走出了城門,在雷恩迪堡壘周圍巡視了一下他的王國。但是一個村莊長老拉住了大王子坐騎的韁繩,“陛下,如果您繼續這樣張揚的話,恐怕很快菲特烈親王就會給您送一瓶毒酒來讓您開胃了。”

這個老頭說的一點都沒錯,大王子身邊的智者和阿訇們也都默默不語,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