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沈佺接到張玉孃的來信後,幸福的又哭又笑,疲憊一掃而空。

他整個人都高興了起來,趕路速度也增加不少。

不過電影的另一個轉折也來了。

張玉娘和沈佺迎來了他們之間第二道磨難。

古時趕考,遙遠的路程,全憑腳步丈量,沒過幾日風餐露宿中的沈佺不幸染上了風寒病,非常嚴重。

沈佺為了自己的夢想和張玉孃的期盼,他一路堅持,但到了京城終於一病不起。

他忍著病痛寄了一封信給了張玉娘,除了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外,也委婉提到了自己的病情。

張玉娘收到信後十分焦急,擔心的流出淚來,她當即寫了一封書寄書沈佺,只是千言萬語最終只化作寥寥十一個字:

“妾不偶於君,願死以同穴也!”

兩句話,很直白的意思。

我此生必不負你,就算是我死了也會與你葬在一起。

這是一個何等痴情的女子!

沈佺收到來信感動不已,似乎身體也好了一些,他忙拖著病軀,回贈玉娘情詩一首:

“隔水度仙妃,清絕雪爭飛。嬌花羞素質,秋月見寒輝。

高情春不染,心鏡塵難依。何當飲雲液,共跨雙鸞歸。”

沈佺的才華終究是配得上玉孃的。

寄出書信,科舉開考了。

沈佺帶病入場,他帶著張玉孃的愛堅持到了最後。

只是離開考場時,沈佺劇烈咳嗽,手中的白帕上那點點血紅是如此的刺眼。

又過了幾日,科舉放榜了。

沈佺沒有讓張玉娘失望,他高中榜眼,名動帝都,京城人稱之為奇才,前途一片光明。

故事若就此結束也好了,但接下來的結果,卻是可惜,可悲,可嘆……

農曆12月25日,沈佺病逝。

當這個傷心欲絕的訊息傳到張家後,張玉娘悲痛欲絕,吐血暈厥。

她連哭數日,茶飯不思,最終哭幹了淚水,消瘦了腰帶,枯槁了容顏,整個人彷彿失了魂一樣,最終把所有的情感化作一首詩:

《哭沈生》:

“中路憐長別,無因復見聞。

願將今日意,化作陽臺雲。

仙郎久未歸,一歸笑春風。

中途成永絕,翠袖染啼紅。

悵恨生死別,夢魂還再逢。

寶鏡照秋水,照此一寸衷。

素情無所著,怨逐雙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