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候,有輛驢車從路上經過,喊道,“餛飩張,還要蜂窩煤不?”

“要,怎麼不要?幫我卸一百個在我家門口,回頭我給你銀子!”

“得嘞!”

方孝孺趕緊看過去,見那車上,滿滿一車都是黑色的東西,圓筒形,上面還有好多孔,他也不知道是什麼,問起餛飩張。

“是蜂窩煤啊,咱這煤爐子燒的就是這個,方便,好用,火力還勐。”

“那這蜂窩煤怎麼賣呢?”

“一文錢十個,我這燒的是多了些,畢竟做生意嘛。尋常人家,一天一夜,兩三個蜂窩煤就夠了。”

“可是一文錢十個,也不便宜啊,尋常百姓家裡,誰家能隨隨便便掙一文錢?”

“怎麼不容易?您可別小看咱們北京城裡的人家,家家戶戶誰家一天沒有幾十文錢的來源?不說別的,就說這拉煤賣的,一文錢十個,他一天拉一千個煤,少說也能掙五十文錢。”

《劍來》

“哪能這麼便宜?這煤難道不要本錢嗎?”

“要啥本錢?凡是打過北平保衛戰的人,都可以去挖咱們四皇子的煤礦,四皇子說不收錢,那些人做的可都是無本買賣呢,就是挖出來費勁了點。”

方孝孺驚呆了,好半晌,問道,“那你怎麼不去挖?”

“我又不是沒買賣,四皇子說了,鄉親鄰里間相互照顧些,不能說看著那煤不要錢了挖,咱也犯不著和人搶這樣的生意,那些挖煤出來,做成蜂窩煤賣的,都是家裡沒什麼營生的。”

說實話,賣得也便宜,又是體力活,餛飩張們這些有營生的,自然也不會去搶這生意。

方孝孺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他一直想復古周禮,為的是什麼?自從父親被奸佞誣陷,又受空印桉牽連,洪武九年被害於京師之後,方孝孺便對這世道充滿了悲憤,他立志若有機會,一定要復古禮,尊卑有序,親親無別。

洪武十年,朱允炆出生,呂本找到了他,請求他在朱允炆長大之後,給朱允炆當老師,此時,離父親去世,剛好三年時間,三年守孝期滿,他看到了希望。

他潛心研究學問,以克己復禮為思想的政論、史論均得到了有學之士的讚賞,散文和詩歌於他而言,乃是順手拈來之事。

呂本雖天不暇年,但呂氏一族乃自宋以來,經元一朝的顯貴士族。

洪武十五年,受時為東閣大學士的吳沉、揭樞舉薦,他見到了洪武皇帝,因舉止端整而受到了洪武皇帝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