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餛飩張,他身後,一個青年小夥上來了,腆著臉道,“四王子,也給俺指一條掙錢的道唄!”

“你想上哪兒掙錢去?”朱高燨邊說,腦子裡轉了無數個念頭,都是他昔日在抖音上看到的一些教程。

“都行,弄吃的,弄穿的,只要能掙錢,俺不怕吃苦!”

“我說呢,你這小子這次趕這麼勤,跑到我這兒來,原來是不懷好意,行啊,先說說,你有啥本事?”朱高燨一屁股在一塊石頭上坐下來。

眾人都笑起來了,才和朱棣攀談得很歡的幾個老丈看朱高燨的眼神,那叫一個親切啊,比看自家崽還要親。

這是朱棣從未見過的兒子的一面,他沒想到,兒子居然能夠為了老百姓紆尊降貴到這種程度,而他也發現,兒子和老百姓在一起,似乎更自然,他活像是生活在老百姓中的一人,與這些人沒有任何隔閡。

這個認知,讓朱棣非常震驚,有些害怕,但也很快釋然,心中有了一個堅定的念頭,他是為了兒子才造反,他造反的目的是為了讓老百姓將來有個好皇帝!

果然,都是天意啊!

朱高燨在這邊和老百姓們享受勝利的喜悅,李景隆卻是灰頭土臉地在德州城裡養精蓄銳,六十萬大軍啊,他如今成了個光桿司令。

徐輝祖坐在他的對面,心情非常複雜,他做夢都沒想到,他那大舅子居然還能做到這一步。

身為曾經主動為朱允炆潛伏在朱棣身邊的探子,徐輝祖比任何人都清楚,朱棣最初和朱允炆之間的實力差距。

朱允炆坐擁天下,朱棣只有一個小小的燕王府。

朱允炆是太祖皇帝手把手教出來,名正言順的皇帝,朱棣只是一個藩王,不佔大義。

朱允炆可調遣天下雄兵,朱棣只有八百親衛,困獸一隻。

而今天,被關在籠子裡的雄獅,終於掙脫了牢籠,撲了出來。

早知如此,徐輝祖心裡最清楚,他在後悔什麼,妹夫對妹妹可以說一往情深,這麼多年,王府裡連個有名分的側室都沒有,幾個孩子都是出自妹妹,若妹夫能夠得償所願……

徐輝祖閉了閉眼睛,若妹夫能夠得償所願,魏國公府在妹夫手裡,比在朱允炆手裡自然是要更加自在一些。但魏國公府是不可能更進一層了,而這,正是徐輝祖一開始沒有選擇朱棣的原因。

哪怕魏國公府幫朱棣造反成功,魏國公府不可能也更加不敢企望更進一層,那是要掉腦袋的事。

而萬一魏國公府幫了朱棣,最後沒成功呢?徐輝祖不敢冒這麼大的風險。

這也是,去年四月逢太祖忌日,三個外甥進京,徐輝祖願意捨棄三個外甥,建議朱允炆將三個外甥留下的緣故。

三個外甥是他向朱允炆遞出去的投名狀。

六十萬大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