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連鎖反應(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奴隸商店脫身毫無疑問是好事。
沒了手銬與腳鐐的束縛,軍工廠加班加點完成的身體改造才有投入實踐的價值。
無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趙曼筠的半途亂入給陸弗言增加了巨大的心理負擔,並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原定的後續逃亡計劃。
面對同樣的處境,敵明我暗與敵暗我明的立場變化自然會造成截然不同的決策取向。
不搞清楚趙小姐與其背後夜鶯酒吧的企圖,陸弗言自然不可能放心大膽的“消失”——走在黃沙彌漫的中繼站集市上,真正牽絆陸某人的不是頸上那條握在羅大夫手中的鎖鏈,而是背後那道若隱若現卻總也抓不到蹤跡的神秘注視。
好在這種束手無策的無力感並沒有讓陸弗言沉溺於抑鬱之中。
心智成熟的他清楚杞人憂天於解決問題無益…不論趙曼筠到底有什麼企圖,他目前應該專心應付的其實還是羅德尼這個名義上的“主人”。
而關於這一點,他早已做好了計劃。
——解除後患的路徑其實並不唯一。
一方面,NKUD對於羅大夫的滲透已經日漸深入。先前受困於奴隸店,陸弗言擔心一旦出現意外立時無法收場,所以暫緩了推進諜報工作的想法,可現在世殊時異,假如繼續加大特勤任務的力度,未嘗不能透過情報機構重塑人格,把羅德尼徹底改造成任自己驅使的工具人。
另一方面,隨著軍工生產線製造的新武器列裝完成,經過改造的陸弗言在個人戰鬥方面也已有了相當底氣!
雖然現階段他還缺乏實戰經驗的積累,但配合NKUD的內線輔助,一對一的狀況下想拿下羅大夫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
唯一的問題是,不論“文鬥”、“武鬥”,針對羅德尼下手的場合必須仔細挑選。
作為穿越後被打上的第一個身份烙印,陸弗言此時在中繼站來來往往的路人眼中就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奴隸。
就算再怎麼缺乏常識的人也該知道,在相對穩定的社會秩序制約下,當街反殺主人的奴隸大機率不會贏得眾人喝彩踏上斯巴達克斯之路,反而更大機率會被執法人員當街按倒,送有司法辦…
所以他不能半路暴起,必須選擇更隱蔽的場合下手,才方便後續處理手尾。
幸虧“頭陀嶺”中繼站的規模不大,從奴隸商店到羅大夫的臨時居所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
哪怕這一路上因為違建遍佈拖慢了兩人的行程,但回到海正製藥在頭陀嶺租用改造的小型塔樓時,夕陽也不過剛剛墜入地平線而已。
作為在沙漠地區建起的設施,這座分為上下兩層的塔樓採用了四稜錐的外觀設計,表面還專門覆上灰撲撲的寬大支架,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砂石熱風對建築的侵蝕。
同時為了應對沙土比熱較小晝夜溫差過大的問題,塔樓的門窗不僅數量稀少且極端狹窄,打眼一瞧,整座建築簡直像碉堡多過像住房。
這樣的結構大大提高了居住點的私密性,對陸弗言來說無疑是合用的場景!
而羅德尼本人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些。
他押著陸弗言從窄門進入室內,開啟壁燈之後,屋內的陳設終於顯現出與奴隸商店的不同。
框架結構的內部空間自然區分出許多不同的功能分割槽,配合素色的長桌與鐵架臺、顯微鏡、高效液相儀之類的基礎試驗裝置,使得整個一樓充滿錯落有致、井然有序的學者氛圍。
比起走工業重金屬風的奴隸店,這裡更多了幾分文明社會的氣息。
只是,回到自己地盤的羅大夫好像依然沒有脫下口罩和墨鏡的打算。他扯著脖子上的項圈,把陸弗言鎖在靠近水槽的位置,然後立刻走上二樓處理自己的事情。
後者依然沒有盲目行動,反而裝作順從的樣子繼續蟄伏。
得利於塔樓有限的層高,潛入敵對勢力後方的阿貝爾特工在羅大夫離開陸某人的視線後依然沒有超出NKUD的通訊極限距離,陸弗言得以從容的切入監控視角,隔著天花板檢視二樓的情況。
由於該視角不受他主觀控制,能收集到的有效情報相對有限…
但不管怎麼說,多出的這一道準備工序終於讓陸某人確定塔樓二層並不存在羅德尼的同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