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徑各路關口時,那些守將根本沒怎麼抵抗便悉數投降了。

是以晉王從幽州一路打到長安,那些守關的將領根本就來不及抵抗,晉王並沒有損失多少兵力便拿下了長安城。

只是城中百姓被附近的匪患侵擾,加之各路諸侯接連帶兵來犯,昔日繁華熱鬧的長安城已經頹敗不堪,四處可見無家可歸,沿街乞討的流民。

虞菀寧掀開車簾,往外望去,便見到長安城的街頭破敗的景況,她離開長安城不過才半年多,卻不復當日的盛況。

她想起林清寒那日在白虎山說的話,只有結束戰亂,才能讓百姓安居客業,拯救那些飽受戰亂之苦,身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

趕了幾天的路,林清寒身上的傷也已經好得差不多了,腿傷也已經恢復,已經無礙騎射。

才僅僅半月時間,晉王便帶著林清寒殺進了皇宮,坐上了他夢寐以求的龍椅。

又在短短几天的功夫,晉王便改國號為晉,讓裴茗擬了詔書昭告天下,只差讓欽天監測出良辰吉日祭祀祖宗宗廟之後,再正式即位大統。

靖安帝逃得匆忙,只帶走了幾位重要的內閣大臣,那些官職低微的朝臣,自晉王入長安城之後,便將他們都悉數抓起來,打入刑部大牢。

除了幾個性子倔強的朝臣寧死不從,誓不肯背叛大崢,當場觸柱而亡。

剩下的由林清寒出面說服。

這便是晉王交給林清寒的第一件事,並許諾他只需讓那些大臣效忠於他,便答應對林清寒委以重任,授官當朝右相,封安定侯。

授官的旨意,在晉王登基那日一同封誥。

世人都說晉王賢明,是難得的賢德之君,那些迫害朝臣,威逼利誘之事都交給林清寒來做。

也不知林清寒用了什麼辦法,僅僅用了三日,竟說服了獄中的那些朝臣,紛紛表示願意效忠晉王。

當然,林清寒逼迫朝臣,背叛大崢的所做所為,在那些文人才子的眼中被視為失節和背叛,一夜之間,林清寒便已經聲名狼藉,茶肆酒樓,街頭巷尾都能聽到對他的唾罵之聲。

甚至那些茶館酒樓都能聽到有文人的罵聲,說什麼前有奸相誤國,後有奸臣之子與晉王狼狽為奸,竊奪大崢的江山。

虞菀寧回到長安城便住在了林府,林府的大多數的舊僕還在,而畫扇因為為人不夠機靈,便也被留在了林府。

只不過,林府值錢的財物早已被林家人在逃難中搬空了,林府也是被叛軍和流寇洗劫一空,破敗不堪,可想而知長安城其他人家的府邸又是怎樣的一番境況。

好在林清寒授官的聖旨將下,而這座威名赫赫的相府也算是保住了。

林清寒這幾日忙於四處奔走,勸說朝臣,忙得腳不沾地,為了幫晉王處理政務,便乾脆宿在宮裡。

自從回到長安城,虞菀寧已經有整整三日沒有見過林清寒了。

林清寒送給了她一枚印章,凝輝院庫房中的銀子和其他財物,她可憑這枚印章隨意支取。

因她流落在外,耽誤了大半年,功課已然落下了許多,林清寒便再將授課的夫子請了來,專門教她功課。

她知道林清寒於她的功課上極為上心,也要求很是嚴格,她也不得不打精神,鼓足了勁去學,閒來無事便練琴,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