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皇子誕生,起兵阿非利加
章節報錯
哈夫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國崩潰之後的產物,阿拉伯帝國1258年滅亡於蒙古將領旭烈兀之手,阿拉伯帝國最後的王朝阿拔斯王朝滅亡,阿拔斯王朝最後一任哈里發被戰馬踩死在精美的地毯當中,延續六百餘年的阿拉伯帝國滅亡,
阿拉伯帝國起自先知穆罕默德,在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的發展之下,阿拉伯帝國接連挫敗東羅馬帝國、薩珊波斯帝國、一統北非、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波斯等地,向西一路攻向西歐的心臟,法蘭西的巴黎城,伊比利亞半島除西北角還有基督徒的勢力以外,全部淪陷在了阿拉伯帝國的鐵騎之下,羅馬教廷建立的西歐格局在阿拉伯帝國的鐵騎之下顫抖,
正在此時,法蘭克王國宮相查理·馬特挺身而出,在普瓦提埃之戰中大敗阿拉伯帝國軍隊,保護了法蘭克王國的基業,由此,‘收復失地運動’這一名詞慢慢的開始出現在各國的史籍當中,在伊比利亞半島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基督徒和綠教徒之間的戰爭,
阿拉伯帝國的‘四大哈里發’時期,和羅馬帝國的‘五賢帝’時期非常相似,都是兩大帝國的鼎盛時期,在‘四大哈里發’時期過去之後,阿拉伯帝國也慢慢衰弱,並且最終被蒙古鐵騎完全摧毀,這不禁使人產生懷疑,為什麼都是人們眼中的野蠻人會擊敗了文明的國家,如蠻族之入侵羅馬帝國,早期的阿拉伯帝國入侵成名已久的波斯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匈奴入侵大漢帝國,突厥入侵大唐帝國,蒙古鐵騎橫掃世界,這些都是隻能夠逞一時之兇,而不能長久,這也許就是文明二字的含義所在吧。
哈夫斯王朝在阿拉伯帝國崩潰之前就已經宣告獨立,在原先羅馬帝國稱之為阿非利加的地區,後世稱為突尼西亞地區,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凱魯萬和突尼西亞城是哈夫斯王朝的著名城市,貿易活動相當活躍,阿非利加地區產糧頗多,而義大利的商業貿易城市本身產糧並不足以供給自己的需求,因此,相當一部分的糧食需要進口,而哈夫斯王朝不僅有糧食,西非的象牙、染料等奢侈品也流入了此處,吸引了非常大的一部分商人來此貿易,哈夫斯王朝有人有錢,自然算是強大,
馬格里布地區局勢錯綜複雜,各種部落、海盜團體層出不窮,雖然在哈夫斯王朝的軍隊震懾下稍有收斂,但是大沙漠茫茫無垠,哈夫斯王朝想要建立非常強大的統治基礎還是做不到的,
北非和伊比利亞半島的綠教徒勢力大概還有這麼四家主體,一是伊比利亞半島的原科爾多瓦哈里發國殘餘,二是摩洛哥的馬林王朝,三是首都位於特萊姆森的扎亞尼德王朝,四是突尼西亞地區的哈夫斯王朝,這其中,又是以哈夫斯王朝為最,實力最為強大,扎亞尼德王朝是哈夫斯王朝的附庸,現在的扎亞尼德王朝埃米爾是哈夫斯王朝埃米爾一手扶上去的,對哈夫斯王朝馬首是瞻,唯唯諾諾,
哈夫斯王朝雖然看起來強大,但是最近哈夫斯王朝也面臨了動盪,一是沿海的海盜猖獗,再加上東方貿易線路在東帝國的手上再次開闢,哈夫斯王朝的貿易活動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些許影響,二是現任埃米爾薩蘭·索薩·哈夫斯的叔父克努特·哈蒙德·哈夫斯在阿爾及爾地區發動了針對薩蘭的叛亂,他們現在已經是自顧不暇。
1460年三月二十五日,春分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復活節的日子,東正教徒非常重視這個節日,人們早早的就在準備節日的慶典,而三天前,也就是三月二十二日,星期四,是復活節周的‘立聖餐日’,自聖索菲亞大教堂以下,所有的教堂主教都要在這一天主持發放聖餐,以此來緬懷耶穌基督,
而今天這個日子,對於巴列奧洛格家族來說,尤其是對君士坦丁十一世來說,將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我們的計劃是在阿非利加的沿海佔據據點,暫時不深入內陸地區,因為此次我們的行動並不是佔據土地,而是讓教廷確信我們已經陷入了戰爭的泥潭,要是這樣的話,只需要在沿海建立據點就足夠了,這次行動我甚至認為不需要陸軍出手,只需要海軍就可以圓滿的完成任務。”
胡塞佩正在向君士坦丁彙報工作,但是他的話與塞西佩的意見卻是相左。
“哈夫斯王朝鼎盛一時,在阿非利加是最強大的勢力,突尼西亞地區沿海海盜很多,突尼西亞的遊牧民也不少,這些遊牧民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他們裝備了武器,很容易對我們的據點發動衝擊,海軍在陸戰方面也許還是要遜色於我們陸軍一籌,因此我認為此次行動不能缺少陸軍的存在,”
“而且我準備了一份計劃,在未來沒有大的戰爭的時候,阿非利加的遊牧部族小型且分散,是我們練兵的好場所,他們既然聚不到一起,對我們計程車兵來說就不算是什麼威脅,一個合格計程車兵需要經過血與火的鍛鍊才能夠成為一個優秀計程車兵,陸軍部準備按批次的、有計劃的安排一部分士兵在阿非利加輪換訓練,可以為帝國練出一支精英部隊。”
塞西佩自信滿滿,他對自己的計劃很是有信心,但是胡塞佩對此嗤之以鼻,
“練兵?還不如去波斯高原上練兵呢,想要戰鬥還不簡單,美索不達米亞總督隔三差五的就積累厚厚的一沓冊子說明烏宗哈桑入侵的情況,把軍團派往美索不達米亞,想怎麼練就怎麼練,去阿非利加路途遙遠,後勤補給還不是要我們海軍來保障,我們可不一定能夠抽出這麼多船隻來運輸糧食。”
被發現了漏洞,塞西佩還不肯認輸,強梗著脖子說道,
“我們還可以去劫掠,阿非利加本就是產糧食的地區,怎麼可能會缺少糧食?”
“哦,那你的意思是和哈夫斯王朝全面開戰?我們現在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阿非利加去嗎?你覺得可行嗎?”
胡塞佩的反問很有道理,真要是陸軍開始搶糧食了,哈夫斯王朝的軍隊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君士坦丁堡離阿非利加現在還是隻能夠走海路,沒有其他的路線,要是拿下了埃及那還好說,但是現在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海船的運輸量有限,真要是練兵那也不是隻需要糧食就可以的,其他的軍用物資也肯定不能少,總的來說,開銷太大,後勤跟不上。
“胡塞佩的計劃很好,陸軍的練兵地點也不是隻有這麼一處,多了自然好,沒有也不可惜,但是我們在北非的戰略卻不能夠打亂,你應該明白,塞西佩,這件事就交給海軍部來辦,只需要在沿岸建立據點,然後開始慢慢的剿滅海盜就可以了,我這就召集城內的各個國家的代表來宣佈這件事。”
君士坦丁拍板決定,本來也不打算在北非浪費精力,實在是沒有那個閒心了,最近還在忙貴族劃分爵位等級制度的問題,打算在復活節的時候趁慶典的機會頒佈,現在這檔子事情確實是讓君士坦丁忙的轉圈了。
而各個國家的代表,說是代表,其實並不是各國的官方機構,只能說是各個國家的人,比如說有一件事情需要威尼斯總督知道,就在帝國內找一個地位比較高的威尼斯人,無論是商人還是貴族之類的,然後把事情告訴他,讓他會威尼斯報信,就是這麼的簡單。
君士坦丁剛剛回到辦公廳,正打算和往常一樣伏案辦公的時候,急促的聲音打斷了君士坦丁的動作,
“陛下!陛下!皇后臨產了!”
君士坦丁豁然起身,看著匆匆跑來的內侍,心情陡然變得激動起來,
“去請君士坦丁堡城內最好的助產士,另外,把君士坦丁堡牧首請過來,準備為我的孩子洗禮,把皇后帶去分娩室,讓皇后平時結交的貴婦也來,讓她們安慰一下皇后的心情。”
君士坦丁語若連珠,絲毫不停頓,想來這個場景他已經想了很久了,
“還有六大家族的族長,君士坦丁堡市長、執事長官、內閣各部,都請過來,讓他們見證我孩子的降生。”
一般來說,貴族,尤其是大貴族,對孩子的血統都是很認真的,在分娩室,任何一個進去的人都要被檢查,還需要很多的人見證孩子的降生,以確保這個孩子沒有被掉包,因為這樣的事情曾經發生過,所以大家也很警惕,
就像英格蘭有這麼一個習俗,人們立下字據的時候,要將在場的一個小男孩叫過來,讓他看過契約文書後將其狠狠的打上一頓,讓他一輩子記住這個時刻,雖然這可能是有些玩笑的成分在裡面,但是中世紀科技不發達的時候,見證的人多,事情就越可靠,這是肯定的。
“上帝,基督,阿門!”
君士坦丁心中默默祈禱,這可不是一般的情況啊,這是國家的未來啊。
孕婦的哭嚎聲中,孩子響亮的哭聲響起很是突兀,君士坦丁瞪大了雙眼看向分娩室裡面,隨即帶著一群人一擁而進,在帝國最高層的貴族見證下,
“陛下,是皇子啊!”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