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惡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百無聊賴的撥動著篝火,安德烈烏喬輕輕打了個哈欠,心思卻完全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白天詹諾託的話讓他感到十分憧憬,和達官貴族的見面他是從來沒有過的,雖然都聽說貴族老爺的生活安逸,騎士老爺們個個冠冕堂皇,英武強悍,一向是教士們和商人們口中傳頌的物件,那些見多識廣的人物們對偉大人物的品格一向是不吝於稱讚的,而君士坦丁十一世,作為羅馬人的皇帝,在基督世界的大名如雷貫耳,哪怕是再孤陋寡聞的鄉下人也聽說過這位皇帝的偉大事蹟,這樣的人物居然是能夠見到的,這讓他感到一絲恍惚。
“要是我能夠去到君士坦丁堡該多好啊”
安德烈烏喬喃喃,目光直直的看著跳動的火焰,心中滿是幻想。
“會有機會的,只要你願意。”
安德烈烏喬猛然回頭,騰的一下就要站起身來,卻發現只不過是詹諾託而已,這才悻悻的又坐下來。
“詹諾託?你怎麼沒有去休息啊?”
“睡不著,左右不過明天就能到布羅納山口,今天我多累一些也沒關係。”
詹諾託挨著安德烈烏喬坐下來,把手放在火上烤了烤,其實要不是寒氣比較重,詹諾託連火都不打算生的,不為別的,只是為了防止敵人發現他們的行蹤。
“放心好了,敵人一般都是上半夜來的,這麼多天裡,我還沒見過哪波敵人是下半夜來的,這麼晚了,難道他們不需要休息嗎?”
安德烈烏喬大大咧咧的安慰著詹諾託憂慮的心情,不過這也確實是事實就是了。
“希望如此吧!”
搖搖頭,詹諾託沒有爭辯,然而警惕的心情並沒有因為對方的安慰而變得放鬆。
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大概是在那場蔓延歐洲的瘟疫過後,從東方到西方,從君士坦丁堡到倫敦,從西蘭到突尼西亞老城,整個歐洲世界都在瘟疫的鐵蹄之下哀嚎,法律和道德體系開始全面崩塌,健全的司法體系變得千瘡百孔,封建君王們在這個時間內還在不停的發動戰爭,諸如當時奧斯曼人的征服戰爭,動輒就是十萬人往上的大規模戰役,人口開始銳減,竟至於十室九空,東方還有更東邊的印度和波斯等地的人口補充,可是西歐卻難以補充人口,西歐的人口開始減少,尤其是適齡的男性,在戰爭的作用下減少的更加迅速,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之下,君主們要是還打算發動戰爭,就不得不要求盜賊和小偷、劫匪等劣跡斑斑的人員進入軍隊之中,並且隨著這樣的人在軍隊中比例的增加,軍紀開始不可避免的遭到敗壞,軍隊的劫掠事件接連發生,幾乎是不可禁止,這更加讓人感嘆人心不古,
羅馬帝國的軍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它實行的軍事制度,其實與華夏漢朝的良家子制度非常相似,有產者的參軍一來在裝備方面有所優勢,減免了國家的負擔,二來這樣計程車兵易於管控和訓練,且大多孔武有力,正如當年羅馬帝國依靠羅馬軍團建立豐功偉業一般,大漢的良家子們也在漢武帝的麾下北逐匈奴,所謂人心安定,大抵不過如此,
隨著世界開始動亂,人心開始變得不安定了,而人心如果不安定了,就沒有人願意投入到生產生活當中去,軍隊的優秀兵源就要被掐斷,羅馬帝國想要恢復以往的偉業,一個優秀的兵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君士坦丁一上任解決了生存的危機之後就提出要大開發,大發展,解決的就是人心安定的問題,人們從此知道,在君士坦丁皇帝的治下,人人都能夠有飯吃,進入軍隊可以得到國家的保障,人們自然願意刻苦訓練,參加軍隊,從此軍隊的兵源問題開始慢慢的得到解決,
軍隊的數量不是越多越好的,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君士坦丁就算不知道華夏古代的這句話,但是人的力量佔據了一個什麼樣的地位他還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將那些良莠不齊的人編進軍隊,一來無法保證他們對皇帝的忠誠,這歷來是羅馬皇帝被篡位的重要原因,二來當時的財政情況可能也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這就是為什麼君士坦丁上任的開始並沒有急著擴軍的原因,
那麼就很奇怪了,君士坦丁不擴軍,沒有軍隊,他怎麼能夠在當時的複雜情況下活下來?沒有軍隊就是個死,人們恨不得除之而後快才對...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不對,還是和東方有些許的不同。
在東方,由於君權和神權的高度統一,因此篡位者只需要有一支忠於自己的軍隊,基本上就可以壓服底下的人,可是在西方不一樣,由於皇權和神權在歷史的程序中被慢慢分開,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加冕對篡位者來說也很重要,哪怕篡位者有一支忠誠於自己的軍隊,但是架不住境外勢力的干涉啊,還有一點,西方的傳統,所謂“國王應該靠自己生活”,就是說國王不能夠收稅,或者說不能夠單獨收稅,必須要在大貴族、小貴族、市民、教士的監督下才能開徵稅收,國王的權力沒有那麼讓人眼饞,
當然,以上情況僅限於西歐,羅馬皇帝的權力還是很大的,不然也沒有那麼多人想要篡位了,不過隨著後來羅馬皇帝權力的失去,這個皇位的誘惑力也就沒那麼大了。
既然如此,在解決了國內的一支叛軍之後,其他的幾位貴族對篡位這件事情興趣不大,反正君士坦丁想要推行政務還要和他們合作,他們的利益沒有受損,當上皇帝也不一定就能夠很有利,反正總而言之,大貴族們對皇位持一種冷眼旁觀的態度,小貴族們又不敢造反,這就是當初君士坦丁勉強度過前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