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權力與義務
章節報錯
“我們當然知道權力和義務相匹配的原則,但是,正如您所說,陛下,這是前幾任皇帝贈與我們的產業,即使我們願意接受,我們家族的成員也不一定都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貴族們也不一定會接受這樣的結果,更何況,陛下準備如何劃分一個人到底是子爵、伯爵還是公爵呢?如果陛下任人唯親,在爵位這件事情上面恐怕會引起貴族們的很大憤慨。”
哈馬特里家族的族長如此說道,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劃分爵位勢必要引起一場爭端,因為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會對自己被劃分的爵位感到滿意,子爵想要成為伯爵,三等伯爵想要成為一等伯爵,這都是可能發生的,
因此這就需要從一個時間段開始,這個時間段以前的貴族所有封地才能夠作為現在的參考,否則,在帝國崩壞的這些年裡,一些貴族產業膨脹得非常之快,是常人遠遠不能夠企及的,
爵位的劃分不以德行名聲作為標準,而以財產土地作為標準,更高的爵位固然能夠享受到更加特殊的權力,但是也要履行更多的義務,貴族不能夠成為國家的蛀蟲,而是要成為國家的頂樑柱,這其中多虧了羅馬帝國以來的權力與義務相匹配的優良傳統,這也是西方貴族共和政治和民主政治能夠出現的原因。
“按照我們的初步分析,帝國的政策將是這樣的,”
卡爾沃作為首相,理所應當的站了出來吸引大部分的火力,
“帝國準備主要以現在的個人財產為主,勘定爵位,三等子爵其本身所需的財產將要達到一千枚杜卡特,而且每年至少需要有一百杜卡特的進項,這是三等子爵爵位的所需要求,三等伯爵的本身財產將要達到一萬五千枚杜卡特,且每年需要至少一千枚杜卡特的進項,而公爵的財產將要達到五萬枚杜卡特,且每年需要至少一萬枚杜卡特的進項,考慮到世界是變化的,因此我們只觀察之前五年的進項是否達到需求,以此來勘定爵位等級,”
“按照這個標準,想來大家可以發現,即使是商人也可以納入貴族的行列,由於商人並不精通於戰爭,為了國家,也是為了他們自己著想,帝國都準備將貴族分為兩種,一種是商業貴族,一種是軍事貴族,商業貴族需要繳納比軍事貴族更多的稅收,而軍事貴族需要服兵役,參加軍隊,很明顯的,軍事貴族可以獲得比商業貴族更多的榮譽,對一個羅馬人來說,這是不可抗拒的誘惑才是,”
“貴族將很有必要為國家做出貢獻,內閣政府準備效仿古時的森圖裡亞公民大會,將貴族納入到一個整體中來,成立一個艾利斯多克拉提斯大會,當國家需要貴族幫助的時候,皇帝將會召開艾利斯多克拉提斯大會,貴族們這時就需要捐兵捐錢,以幫助皇帝完成這樣的任務,”
“由於皇帝的行為可能有時候不太恰當,我們必須要認清所有的人都會犯錯誤,因此貴族們有不同意皇帝行為的權力,但是這樣的權力非常寶貴,一個子爵終身只能夠有一次機會不履行皇帝的命令,伯爵終身三次,公爵終身五次,但是需要清楚,連續兩次大會不支援皇帝的,將會被視為對皇帝陛下的背叛,很有可能會被除爵,因為各位需要明白,爵位的權力來自於陛下,而不是你們的家產,你們只是因為有了家產,才有了陛下賦予你們的權力,各位明白了嗎?”
留了一點時間讓在場的幾位大貴族慢慢消化,艾利斯多克拉提斯大會的建立使得這幾位大貴族們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在這裡要解釋一點,在東羅馬帝國末期,自從巴列奧洛格王朝開始之後,米海爾八世時期開始,這樣的情形愈發明顯即貴族們對皇帝沒有義務,而皇帝對貴族們有義務這樣的制度形勢很明顯不利於皇帝的一切行動,作為羅馬人的皇帝,在皇位上的那個人天生就有保護臣民的責任,但是貴族和商人、公民們卻失去了對皇帝的義務,科穆寧王朝和巴列奧洛格王朝發放的特權土地實在是太多了,普羅尼亞制度就是這樣敗壞的,而現在君士坦丁要做的就是將這塊缺失補起來,要做到不僅皇帝對臣民有義務,臣民對皇帝也有義務,雙方各自享有自己的權力,履行自己的義務,國家的發展才能夠來到常態,
艾利斯多克拉提斯大會並沒有使皇帝的權力縮小,也沒有使得貴族的權力實質性的膨脹,看似給了貴族以反對皇帝的機會,但是這無非是將這樣的行為從暗處轉到了明面,可以相信的是,即使現在君士坦丁下達了全國動員令,也一定會有人不配合不服從的,無非現在是將這一切轉到了明面上來,如果在艾利斯多克拉提斯大會上表示了服從,卻又私底下抗拒,大義不就來到了皇帝這邊嗎?
只要皇帝不管怎麼做都有理,那麼貴族們就會收斂很多,至於所有的貴族都反對皇帝的某項行動,那就不做了嘛,貴族數以千計,能讓這麼多人都反對的事情,想來也不能是什麼好事,而如果是實實在在的好事被反對,那麼皇帝隨時也可以把這個大會取消,總的來說,這是現在最好的處理方式之一了吧。
看到六大家族的族長們逐漸瞭解了他話中的意思,卡爾沃接著說道,
“當然,陛下愛護臣民,在內閣政府提出這樣的提議之後,陛下還加上了一條,即古老的家族雖然現在沒落了些許,如果是對羅馬帝國有大貢獻的,也可以成為貴族,只要他們的教育良好即可。”
有些家族在戰亂中受到了損害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們的子嗣可能在走投無路之下進入了修道院避難,現在有機會,他們自然還會從修道院中走出來,哪怕爵位所給的封地並不多,哪怕需要參軍,這都是社會地位的上升,他們這些人對君士坦丁肯定是會感恩戴德的,畢竟是君士坦丁親手將他們送上來的。
“這樣的家族,劃分時間點在1204年以前,也就是說,1204年以前的國家大貴族,或者是在那時對國家做出貢獻的,能夠找到多少算多少,並不依照現在的財產,而是以那時的功勳,來維護古老家族的榮耀。”
這不僅僅是對那些沒落的貴族來說是一件好事,對在場的貴族來說也是好事,因為他們的家族也有可能沒落,如果後世的皇帝也能夠像現在的皇帝一樣,那麼他們的後代也有可能成為現在的被提拔的沒落貴族一般。
至於公爵要達到的五萬枚杜卡特金幣,以及每年一萬枚金幣的進項,對大貴族來說,真的不算什麼,斯克利家族每年從東方運到西方的香料,哪怕只有一船滿滿的,也能夠賺到五萬枚金幣,滿滿一船香料的利潤大概在百分之六十左右,也就是說,一船香料能賺三萬枚金幣,對這樣的大家族來說,錢真的很容易賺,
但是畢竟香料、染料、象牙之類的奢侈品數量極少,也許斯克利家族一整年都才能夠湊齊一船香料,熱內亞商人和威尼斯商人的競爭力也不小,但是要達到君士坦丁制定的這個標準,簡直容易的不行。
但是斯克利家族可以,並不代表其他家族也行,這也就是這些年帝國的重心轉移到了釀酒業和紡織業上來,土地上種植經濟作物賺的錢多,不然,五萬金幣,需要十萬畝土地一年產出,一般貴族哪裡能夠達到這樣的規模。
說實話,這樣的條件已經很讓六大家族的族長心動了,只是人心總是不足的,尤其是對貿易家族來說,土地他們真的看不上眼,是以當然的,以斯克利家族為首的貿易家族又提出了要求,
“對於土地,斯克利家族並不是特別看重,但是各位大臣需要知道,我們在貿易方面才是專家,我們情願免除一些土地的免稅特權,來換取作坊的免稅特權,不知道各位已經陛下意下如何?”
釀酒作坊、紡織作坊,這都是利潤極大的,他們的土地產出再多,還不是要在作坊裡變成產品,農作物能夠值幾個錢。
對於這樣的要求,卡爾沃自然是支支吾吾的,裝作很為難的樣子,雖然其實內閣早就想到了這麼一茬,但是談判嘛,講究的就是一個心理,沒看見卡爾沃正在頻頻向查韋斯使眼色嗎。m.
“咳咳,斯克利族長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考慮到作坊的產出很是巨大,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我們做的不好,也許其他家族的族長會有意見,”
查韋斯說的很漂亮,不是所有的家族都是貿易家族,要是帝國做的不公平,那就有人會有怨言,
“不如這樣,以五畝地比作一個人,閣下可以獲取一個一千六百人的作坊免稅特權,或是十個一百六十人的作坊,這樣如何?”
心中盤算,看著旁邊各個族長眼中的嫉妒光芒,斯克利家族族長心中嘆氣,
“遵從陛下已經內閣的安排,貴族將臣服在各位的腳下。”
看到斯克利家族妥協,再看看其他家族沒什麼意見,卡爾沃再次站了出來,
“還有一件事需要各位幫助”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