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對抗(第1/2頁)
章節報錯
“拉斯迪勞斯一世對上帝毫無恭敬之意,對主在世間的僕人造成了很大的危機,對主的臣民和主的忠實信徒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其罪惡哪怕是最惡毒的人也無法描述其萬一,現遵從教皇特諭,對拉斯迪勞斯一世處以小絕罰,拉斯迪勞斯一世不得參與聖事,不得受領聖餐,其親信如皮薩羅、烏爾裡希、馬伽什均處以絕罰之禮,如果拉斯迪勞斯一世願意誠心懺悔,則還有回頭的機會,否則,拉斯迪勞斯一世死後將下地獄。”
宏大的儀式中,亞伯拉罕樞機主教站在祭壇的正中間,旁邊是兩列共十二位神父,手中舉著燃燒的蠟燭,看向位於亞伯拉罕樞機主教對面同樣是站著的拉斯迪勞斯一世,口中唸唸有詞,在亞伯拉罕樞機主教說完之後,十二位神父將手中的蠟燭狠狠的摔在地上,然後瘋狂的踩滅蠟燭,以此表示光明棄絕了拉斯迪勞斯一世。m.
絕罰有三種,儀式也各不相同,自我實施的絕罰是很輕微的,也可以叫做自我懺悔,然後是高一級的小絕罰,是羅馬教廷或是當地主教發出的,禁止被絕罰者參與聖事,受領聖餐,但是隨時可以解除,大絕罰就不一樣了,大絕罰禁止基督徒們靠近被絕罰者,任何人都不被允許和被大絕罰者交談,被大絕罰者時刻忍受著孤獨的滋味,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絕對不想體驗到的,因為在這個混亂的年代,失去了團隊,就只有死路一條。
就在亞伯拉罕樞機主教準備接著勸說拉斯迪勞斯一世迷途知返的時候,卻見拉斯迪勞斯一世冷笑起來,向一旁招了招手,烏爾裡希走了上來,同樣也是冷冷的看了亞伯拉罕樞機主教一眼,一言不發的將手中的東西交給拉斯迪勞斯一世,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是一本小冊子,
“拉斯迪勞斯一世,你要做什麼?請端正你的態度,如果你繼續對主如此不恭敬的話,主將永遠不會寬赦你的。”
拉斯迪勞斯一世根本不理會亞伯拉罕,轉身看向聚在這裡的一大票民眾,有一些是拉斯迪勞斯一世的親信,有一些是拉斯迪勞斯一世手下的軍人,還有一些本地貴族、鄉紳、教士,雖然他們的身份不是很統一,但是統一的是,他們看向亞伯拉罕的眼中都帶有些許的敵意。
這就是燒死揚·胡斯的代價!
“各位,這像不像一場鬧劇啊?”
拉斯迪勞斯一世面對民眾倒是語氣輕鬆,引起臺下刻意的鬨笑。
“我得到了一本小冊子,是著名的文藝復興大師勞倫佐·瓦拉所寫的,上面的內容很有意思,我想念給各位聽一下,”
說著,也不顧身後的亞伯拉罕樞機大變神色,只是徐徐的展開手中的冊子,
“勞倫佐·瓦拉大師認為,羅馬教廷所賴以統治世俗王國的根本,君士坦丁大帝親自頒發的《君士坦丁贈禮》是完全荒謬的,是不可理喻的,是可以欺騙民眾的,在這份《贈禮》中,君士坦丁大帝將整個西方的土地贈送給了羅馬教廷,這在瓦拉大師的眼中看來是根本站不住腳的,為此,瓦拉大師給出了幾條理由來駁斥教廷的主張,”
拉斯迪勞斯一世的話不緊不慢,身後的亞伯拉罕樞機如臨大敵,看向已經沉迷於拉斯迪勞斯一世話語的民眾,亞伯拉罕樞機焦急的出聲,
“拉斯迪勞斯一世,你現在回頭,教廷可以立刻免除你的處罰,可你要是執迷不悟,萬能的主就永遠都不可能原諒你了,還不趕緊停下你的行為。”
亞伯拉罕樞機急也沒有用,拉斯迪勞斯一世根本對此毫不理睬,而是繼續說起了小冊子上的內容,
“第一,君士坦丁大帝生前一直親手掌握全國大權,他去世時傳位於3個兒子和2個侄子共同治理,沒有贈送帝國西部的皇權和土地給外族人,”
“第二,《君士坦丁贈禮》是四世紀時君士坦丁大帝親手頒佈的,可是公元4世紀的拉丁教父安布羅斯、哲羅姆、奧古斯丁等人的著作也沒有任何領土交接記載。”
“第三,君士坦丁大帝何等英明?瓦拉大師如此問道:如果你是皇帝君士坦丁,你會昏聵到那種程度,以至於把你祖國的首都羅馬、世界的中心、最高貴最富饒的地方,把列祖列宗和你的部將們流血流汗征戰得來的過半江山拱手轉讓他人,自己遷移到那時還是荒涼偏僻的小鎮拜占庭嗎?轉讓義大利、三個高盧、兩個西班牙,還有日耳曼和不列顛乃至所有帝國的西部,這等於皇帝要挖去自己的一隻眼睛,砍掉自己的一條腿,這可能嗎?所有君王的慾望無不旨在開疆拓土或保境安民,豈有自破山河、自殘肢體之理?”
“第四,當時的政治制度,元老院還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可是教廷卻說君士坦丁大帝贈禮是不經過元老院同意的,這是謬論。”
“第五,偽詔與當時的鑄幣不合...”
“第六,偽詔還與古代重要檔案的載體材料不合...”
“第七,擅自轉讓政權是褻瀆神明,是犯罪...”
“第八,偽詔所使用的拉丁詞語不符合當時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