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薩的政變發生令人心驚膽戰,但普通的羅馬士兵並不關心,每個人都只關心當下所要面對的,但是一句羅馬諺語說的好,“厄運如同密佈的弩箭落下,你無法躲避”。

安卡拉,羅馬帝國稱“麥特羅波爾”,意為“大都會”或是“首府”,歷史上多次易手,但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任統治者的重視,安卡拉始終沒有衰落,在最近的特拉布宗戰爭中,安卡拉作為後勤補給站點,商人云集於此,讓安卡拉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角樓上,米哈爾正在巡視,旁邊是陪同米哈爾一起的耶尼切裡軍官,兩人邊走邊說著,

“我這次出發,你也跟著去吧!”

“啊?這是為什麼?安卡拉誰來主持?”

這位軍官絲毫不怵米哈爾的身份,直接就是反問了過去。

安卡拉作為後勤補給中心,穆罕默德二世不僅讓圖拉罕和米哈爾兩大家族共同看管,要保證一人去運輸,一人要守城,以確保萬無一失,更是派出了貼身的耶尼切裡軍團百餘名,名義上是輔助工作,實際上也是監督兩人,一來確保補給按時到達,二來防止兩人大肆貪汙,這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初始目的。

穆罕默德二世深知,想要完全杜絕貪腐現象是不可能的,所謂的“高薪養廉”在這個時代完全行不通,你再高的薪資也不可能夠這群人上下打點,而隨著知識的傳播和普及,知識分子肯定是越來越多的,在蛋糕沒有變大的情況下,想要分到大的那一份就全靠自己的手段,所以,穆罕默德二世只要確保前線的補給不出問題就行,耶尼切裡軍團的這百餘人就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

然而,這象徵性存在的耶尼切裡軍團卻變成了米哈爾的絆腳石,圖拉罕已經被哈利勒叫去布林薩了,這裡就只剩米哈爾和這位軍官可以主事,這百餘人在城牆的掩護下,也許可以發揮出千人的實力也不一定。

耶尼切裡軍團也就三千餘人,能夠派出一百人來安卡拉,也足以體現出蘇丹的重視,畢竟安卡拉位於內陸,危險係數較小,米哈爾和圖拉罕雖說是軍事長官,但對耶尼切裡軍團沒有發號施令的權力,是以軍官並不在乎米哈爾什麼心情。

“馬拉加茲,你還沒有察覺嗎?最近布林薩有大動作!”

名叫馬拉加茲的軍官一頭霧水,歪著頭想了想,

“我沒聽說有什麼大事要發生啊?”

看到馬拉加茲的表情,米哈爾暗鬆一口氣,不知道是吧?那就好辦了。

“大維齊爾哈利勒帕夏謀劃推翻蘇丹穆罕默德二世,這麼大的事情沒有人告訴你?”

米哈爾一點也不在乎和哈利勒的約定,現在布林薩的訊息還沒傳過來,誰勝誰負對他來說問題不大,他只要把馬拉加茲騙走就可以了,

事實上,哈利勒是打算讓米哈爾和圖拉罕一起過來的,馬爾可齊要統軍在外,這沒辦法,米哈爾藉口要收服特拉布宗城外的軍隊,本來哈利勒不會答應,可是埃弗雷諾斯這個節骨眼上生病了,臥床不起,派了一個他最親近的侄子做代表,而特拉布宗城外的軍隊也確實是一個很大的不穩定因素,哈利勒也就放任米哈爾在外,以哈利勒的名義行事,還指派了伊茲尼克的卡迪(就是尼西亞的法官)做使者,過來監督米哈爾。

馬拉加茲聞言大驚失色,他沒有得到過蘇丹的訊息,也沒有人告訴過他這件事,對這件足以顛覆整個奧斯曼的大事,震驚是很正常的,忽然,他把手搭在腰間的劍柄上,

“你怎麼知道?你從哪裡得到的訊息?”

“這重要嗎?馬拉加茲阿迦,你只要知道我說的是正確的就可以。”

米哈爾笑笑,把手放在身前,表示自己沒有威脅。

阿迦就是蘇丹部隊的指揮者,尤指禁衛軍,在早期但凡是個禁衛軍官都可以叫阿迦,後來慢慢演變成禁衛軍總司令的專屬稱號。

“你憑什麼讓我相信你?”

馬拉加茲眯起雙眼,兩個職業軍人的對峙,尤其是兩個見過血的職業軍人,足以讓一般人汗流浹背,但對方都各自沒什麼感覺。

“我沒有別的辦法,‘在幕布還沒有揭開的時候,你不知道你看到的是什麼戲劇。’這是一個偉大人物告訴我的話,我也只能這麼說,”

米哈爾緩緩開口,語氣裡滿是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