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東征(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並沒有過去多久,很快,在阿方索強行罷免了三名德意志主教、一名英格蘭主教後,公會議強行透過了重新選舉教皇的提案,法國人馬爾以多數票當選為教皇,稱馬爾一世,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原教皇庇護二世並沒有被革除教籍,而是被任命為波蘭大主教,雖然有一定的危險,但這個結果已經好太多了。
馬爾一世上任頒佈的第一則教諭就是,漢薩同盟等德意志城市與波蘭和條頓騎士團的貿易行動受到教廷的保護,不因戰爭而中斷,
這則教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實際上嘛,只是劫掠行為從明面上轉到了暗處罷了,但腓特烈的目的達到了,反正我為這件事做了努力,至於商隊還被劫掠,那我就不知道是誰做的了,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和當初救援君士坦丁堡的時候相比,阿方索顯然是出了大力,在他統治下的地區不斷有貴族帶著大大小小的軍隊抵達那波利,西地中海的帆船絡繹不絕,那波利的港口一時間竟顯得十分擁擠,
光是阿方索的軍隊就多達三萬六千餘人,這已經是一股十分強大地力量了,至少相比於埃及地區的蘇丹而言。
查理七世也派遣了萬餘部隊,腓特烈三世則僅僅資助了物資,並沒有派出士兵,君士坦丁更是隻派出了二十艘戰船,不能說毫無作用,只能說是聊勝於無了。
在確定軍隊可以安全到達後,查理七世就回到了國內,法蘭西軍隊的指揮權由阿馬尼亞克公爵貝爾納接管,
隨著查理七世的離開,腓特烈也是回到了神聖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和拉斯洛則隨軍作戰,在君士坦丁的推脫下,聯軍的指揮權交到了阿方索的手中。
那波利的港口中,斐迪南多正勸著阿方索,君士坦丁、拉斯洛和貝爾納公爵站在一旁,
“不行啊,父親,您的身體不允許你這麼冒險啊!!!”
阿方索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兒子,也就是說,在他死後,阿拉貢和那不勒斯就會被他的弟弟胡安繼承,這也是為什麼他對斐迪南多這麼喜愛的原因之一,弟弟和兒子相比…還是兒子要親近一點。
這時的老頭卻很固執,堅持要跟著前鋒前往塞普勒斯,前鋒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塞普勒斯打下一個根據地,主力也是海軍,陸軍還要隨後才會跟上來。
眼看雙方爭執不下,君士坦丁也只能出來勸解,
“不如就讓斐迪南多跟著我們前去,等我們立足穩定了,你在過來就是了。”
斐迪南多目露感激地看了君士坦丁一眼,阿方索則是一臉為難,
“我是聯軍指揮官,怎麼能待在後方呢?”
“正因為你是指揮官,才要在後方主持大局啊,相必貝爾納閣下也是這麼認為的。”
看到話題轉到了自己這一邊,貝爾納連忙說到,
“是的,我完全贊同君士坦丁皇帝的說法。”
“是啊,父親,就讓我代替你去吧。”
見眾人紛紛為他說話,斐迪南多趕忙說到,他是真的不希望他的老父親出現什麼意外。
“好吧。”思考了半晌,阿方索最終還是同意了,但還是有點不太放心,又對著君士坦丁說到,
“請您看顧一下我這位頑劣的兒子,不要讓他給家族丟臉。”
“放心吧,斐迪南多不會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