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大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君士坦丁堡城外,蘇丹的大營已經空了不少,哈利勒維齊爾連連下達命令,不斷有隊伍被派去護送運糧隊伍,或者其他的各種任務,到現在,大營內只剩蘇丹的禁衛軍和少量的普通士卒。
關於這一切,城內計程車兵並沒有發現,大營內的旌旗、灶臺等都沒有減少,只是最近敵人攻城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大多時候只是鼓譟一番就回營了。
守軍也沒有多想,畢竟連日來的高強度作戰讓眾人十分疲憊,只有皇帝和喬萬尼等寥寥幾人察覺到了不對勁。
“不對勁啊,”這天,喬萬尼正陪著皇帝巡視前線,“敵人的攻勢放緩了很多,這其中必有緣故。”
“那依你之見,敵人在幹什麼?”皇帝不解地問道。
“如果不是準備集中實力突襲我們,就是敵人準備撤軍了。”喬萬尼語氣果斷。
“撤軍?”皇帝仔細一想,語氣有點急促,“快,派人去探查敵人的營地。”
皇帝焦急地等待,到了這個時候,敵人撤軍反而不是好事,如果不能將敵人打得傷筋動骨,那麼曾經的困境就隨時可能再次上演。
“敵人已經全部撤離,營地內空無一人。”探子回報道。
“通告拉斯洛和卡米齊日,轉道薩洛尼卡,敵人肯定在路上。”皇帝當機立斷。
很明顯,蘇丹撤軍是為了平定安納托利亞的叛亂,因此他必須透過馬爾馬拉海,如今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被封鎖,想要透過大軍,蘇丹就只能透過薩洛尼卡的港口才行,
薩洛尼卡是拜占庭在巴爾幹建造的僅次於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大城市,它的陷落被拜占庭人視為恥辱。
皇帝沒有帶出城中的軍隊,而是將其交給塞西佩統領,以防敵人殺個回馬槍,自己則和喬萬尼一起帶著卡米齊日和拉斯洛的軍隊一路急奔,
事實證明,皇帝的判斷十分正確,半道上,蘇丹的馬尾旗顯而易見地飄揚在眾人的視線中。
皇帝和眾人登上一座小山,看著下方的蘇丹軍隊,在他抵達軍中的時候,指揮權自然而然地被皇帝接掌了。
“諸位,”皇帝環顧四周,“感謝諸位的勇敢和無私,現在,是證明我們價值的時候了。”
噌地一聲,皇帝從腰間抽出了寶劍,指向下方的敵軍,“將士們,”
眾人緊接著抽出自己的武器,等候著皇帝的命令,
“殺~”皇帝率先衝向了敵人。
“保護好陛下,”看見皇帝帶頭衝鋒,卡米齊日大喊,國內最精銳的騎兵緊隨著皇帝的步伐。
這個時候波蘭騎兵還沒有翼騎兵這麼響亮的名字,但東歐大草原天然養育了善於騎射的優秀騎兵,在這個時代,騎兵的殺傷力還是不可小覷的。
不遠處,看著突然從山坡上衝下來的軍隊,奧斯曼人陷入了短暫的慌亂,但很快鎮定了下來,在軍官的指揮下,一排排火槍兵來到了前排。
“準備...”看著敵人越來越近,奧斯曼軍官在心裡默默數著,“放。”
一陣陣火槍聲後,陸續有騎兵倒下,但很快,騎兵就衝到了跟前,
“入列,”又是一聲命令,火槍手轉身進入軍陣,迎接騎兵的是一排長矛和盾牌。
然而,以前對騎兵的戰術並沒有起到預想中的作用,以前對戰的多是突厥人的輕騎兵,幾乎沒人著甲,同樣的戰術面對波蘭人的重騎兵就沒有太大的效果。
皇帝勒馬,馬匹人立而起,一揮,一杆長矛被砍斷,再一催馬肚,馬蹄踏破了敵人的腦袋,直接將陣列開啟了一道口子,
皇帝帶著一支隊伍在敵人的陣列裡左衝右突,漸漸地,敵人的陣列越來越亂,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蘇丹看著遠處大發神威的皇帝,握著車架的手漸漸發白。
“撤退吧,陛下。”哈利勒正苦苦勸著蘇丹,敵人人數眾多,己方的大軍在薩洛尼卡等候,在場的只有三萬餘人,只敵人的一半左右,怎麼可能與敵人抗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