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戰爭號角
章節報錯
在緊張而有序的準備工作中,時間來到了1453年的春天,蘇丹按照突厥人的傳統在大帳前豎起了馬尾旗,從安納托利亞召集***,從瓦拉幾亞、塞爾維亞、摩爾達維亞等地召集基督徒,各地的騎士、扈從、戰士、大炮被集結到了奧斯曼的首都埃迪爾內,戰爭降臨了。
此時,皇帝剛剛回到君士坦丁堡,在得知蘇丹將要進軍的訊息後,各地的援兵也已經進入了城內協防,其中最出名的是喬萬尼,還有熱內亞的博基亞多爾三兄弟、加泰羅尼亞的海員、卡斯蒂利亞的一名貴族堂弗朗西斯科等等,近萬人分佈在十二英里長的城牆上(一英里等於一點六一公里),其中,四英里長的陸牆是主要的防禦方向。
而在海上,長達三百碼的鐵鏈已經固定在了加拉塔的海牆上,將整個金角灣全部封鎖,以減輕來自海上的壓力,南面則是海流湍急的馬爾馬拉海,世界上沒有一座城市擁有這麼得天獨厚的條件,整座城市固若金湯。
陸牆的防禦更是完善,皇帝心知這裡會是敵人的主攻方向,很早就開始了修繕工作,密密麻麻的塔樓矗立在這裡,從外牆到內牆越來越高,間距極小,內牆的最頂端,聖馬可的雄獅旗和皇帝的雙頭鷹旗隨風飄搖,大理石的十字架插在城牆上,帶給人們精神上的鼓舞,任何穿越色雷斯平原來到君士坦丁堡的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陰森高大的城牆。
城牆從壕溝到塔樓有一百英尺高,從最外面的塔樓到內牆有兩百英尺寬,牆外面新挖了兩條寬五米,深八米的壕溝,城牆上開有城門,有的城門在壕溝上建有橋樑通往鄉村,現在也全部用石塊堵死,無論是誰,面對如此完善和堅固的防禦工事都只能嘆息。
蘇丹顯然也知道這些,他費盡心機地尋找城牆的薄弱之處,很容易地,他發現了兩個潛在的弱點,在城牆中段,城牆沿河谷下降,越過裡卡斯河後又逐漸上升,而城牆對面的山峰顯然為大炮提供了絕佳的發射地點,幾乎所有人都能輕易地發現這個弱點。
另一個地方則接近金角灣,這裡的城牆雜亂無章,這是因為當時修建的時候多加了一段把聖母的神龕包括在內,無論怎麼說,想要突破陸牆,蘇丹就只能從這兩個地方想辦法。
皇帝不只有君士坦丁堡,在城外,還有數座要塞,依託著一些防禦工事存在,但無論是皇帝還是他的大臣都想不到,奧斯曼人的火炮技術這麼發達,這主要是由於其他的一些歐洲國家的商人和工程師帶來的先進技術,在火炮的轟鳴聲中,城外的幾座要塞在全部工事被摧毀的情況下,守軍投降,蘇丹為了瓦解拜占庭人的鬥志,將這些人用穿刺在木樁上,以此來震懾敵人。
三月,來自各地的大軍集結完畢,蘇丹耀武揚威地帶領他的軍隊穿過色雷斯平原,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蘇丹約有十萬人的軍隊,其中六萬餘步兵,三萬餘騎兵,人影鋪天蓋地,馬蹄揚起的灰塵彷彿將整個色雷斯平原染成了灰黃色,軍隊士氣高昂,人人都對傳說中城內的珍寶垂涎三尺。
四月,蘇丹的軍隊已經到達城外,此時,蘇丹正在視察他的軍隊。
蘇丹騎著高大的阿拉伯駿馬,身著盔甲,強健有力,英武不凡。
“軍隊計程車氣非常高昂,隨時願意為了真主及陛下付出生命。”哈利勒維齊向蘇丹稟報到。
蘇丹心裡明白這是為了城內的戰利品,按照傳統,城破之日,軍士可以放肆劫掠三天,這是真主對他們的恩賜。
“修建營地,挖好壕溝,建造土牆,做好長期圍城的準備。”
君士坦丁堡遭受的戰爭很多,想要短時間內拿下顯然並不現實,蘇丹也認識到了這一點。
奧斯曼人的熱情很高,城外的平地上很快搭建起了一座帳篷城,挖好了壕溝,開闢了炮兵的發射陣地,做完這些,蘇丹帶領著他的軍隊來到了離城一英里處,中間的軍隊白衣白帽,身著鐵甲,騎著高頭大馬,是蘇丹的近衛軍,兩邊的軍隊紅衣紅帽,扛著各式武器,在蘇丹的示意下,一齊高呼,呼聲震動天地。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很多見,像吳王夫差和晉軍對壘、冒頓在白登圍困高皇帝時都用了這一招,為的就是瓦解敵人的意志,降低敵軍的抵抗力度。
雖然蘇丹的軍隊很多,並且目前士氣高昂,但這只是暫時的,並不代表他們就不怕死,一旦傷亡過大,拖延過久,照樣會崩潰。
“敵人的實力很強大啊。”皇帝看著外面的大軍心裡想道,回頭一看,他的臣民們顯然已經被震撼得說不出話,這很正常,畢竟皇帝的軍隊大多不是職業軍隊,只有少數老兵面色自然。
皇帝心裡一驚,這可不是個好兆頭,還沒開戰就被嚇壞了,那還能打麼?
“我的臣民們,請不用擔心,我們的城牆是世界上最堅固的,異教徒們休想攻進我們的土地。”
看著人們並沒有好轉多少的臉色,皇帝知道,語言已經無法起太大的作用,只有勝利才能給他的臣民們帶來希望,只要能夠堅持住一天,這種情況都會改善很多。
皇帝並沒有親自安排城防,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雖然皇帝以前帶過幾次兵,但比起喬萬尼這種宿將來說還是有點差距的,將城防交給喬萬尼和塞西佩,皇帝走下了城牆。
雖然目前的形勢看起來很嚴峻,但皇帝也不是什麼都做不了,他還有一個秘密武器並沒有顯露出來,蘇丹也必將因為他的傲慢和自大付出代價。
“大炮除錯好了沒有?”這是蘇丹在問他的維齊爾哈利勒。
“正在除錯,一千五百磅的大炮太重了,要搬到指定位置還需要一段時間,其他型別的火炮已經準備就緒。”
蘇丹此次帶來的也不全是大型火炮,小型火炮也帶了不少。
“明天正式開始攻城。”蘇丹吩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