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教皇特使(第1/2頁)
章節報錯
君士坦丁堡自從四世紀作為羅馬帝國的首都開始,很快就成為了歐洲大陸的經濟、政治、宗教、文化中心,是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然而,如今的君士坦丁堡卻不復往昔的榮耀,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大大地毀壞了這座“眾城的女皇”,無數的珍寶、宗教的聖遺物、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青銅像、耶穌受刑的十字架等無數珍貴的物品流入了威尼斯總督的宮殿,以至於到現在都還沒恢復過來,整座城市再也沒有往昔的繁華。
印有教皇國旗幟的槳帆戰艦進入了金角灣,君士坦丁皇帝已經在這裡等候,隨行的是君士坦丁堡牧首埃利斯。
“陛下,”格列高裡主教下船,一眼就認出了皇帝,畢竟紫袍在羅馬帝國只有皇帝才能穿,而且皇帝身材高大,站在最前方,顯得很有氣勢。
看見教皇特使走下船,皇帝並沒有顯得很高興,這讓主教內心咯噔一下,剛想說些什麼,皇帝突然說道。
“聖使遠來,想必很是疲憊,就請先入城休息。”
說完,對著一旁的侍衛示意,主教只能行了一禮,跟著侍衛離開了港口。
看到主教已經離開,皇帝又對船上的水手說道:“各位遠來辛苦,也下船入城休息吧,我們為你們準備了歡迎儀式。”
聽到皇帝這麼說,眾人也很高興,畢竟在船上的日子哪有在城裡的日子舒服,毫無防備地就下了船。
看見眾人勾肩搭背地入城,皇帝揮了揮手,就有人將船隻上的物品全部卸了下來,並將船隻開到了帝國的艦隊處。
“陛下,這行嗎?”卡爾沃憂心忡忡,對皇帝如此大膽的做法,即使對教皇有意見也被嚇得不輕。
私自扣押特使,至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君主敢做這樣的事,雖然現在不是中世紀,但教皇的影響力仍然非常大,歷史上這種影響力要直到馬丁·路德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後才慢慢削弱。
“你怕了?”皇帝斜睨了他一眼,語氣很平靜。
“他不仁,別怪我不義。”
“既然他這麼急,那也別怪我出此下策。”
其實皇帝自己也沒做好和羅馬教皇決裂的準備,天主教會的實力太過恐怖,即使不能擰成一股繩,要不是最近英法阿金庫爾戰役中法軍慘敗,無力再幹涉國際事務,伊比利亞半島又上還沒有統一的國家,而是分裂有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等多個王國,力量非常分散,又沒有一個能讓所有人信服的領袖,皇帝還不一定敢和教皇撕破臉面。
但和教皇撕破臉的代價就是沒辦法在得到其他天主教國家的支援,像法蘭西、阿拉貢等國,本來就和他們沒有什麼利益糾葛,只是象徵性地派出一些軍隊應付一下教皇而已,現在連這些也沒有了,不過也無所謂,反正皇帝現在也不靠他們來贏取勝利。
幾天後,
主教感覺有點不對勁了,雖然這幾天好吃好喝地招待,但自第一天之後,他就沒有再看見過皇帝,就好像被皇帝遺忘了一樣。
“勞煩,我想求見陛下。”雖然內心很焦急,但長久以來的修養讓主教仍然彬彬有禮。
“陛下有事,目前沒有辦法見閣下。”侍衛也很客氣。
“哦...那什麼時候可以見到陛下?”
“我也不知,看陛下什麼時候有空。”
主教強忍住內心的不安,他不認為自己會有人身危險,但猜測皇帝肯定是想要拖延時間,想到這,主教內心不屑,大勢是不可阻擋的,東西方教會的分歧註定要在他的手裡彌補,即使皇帝再怎麼拖延時間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主教內心如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