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夫,你對中藥的功效的認識,能稍微講講嗎?”

打好飯,李茂陽、喬果果和梅雪晴吃著飯時,梅雪晴問道。

這麼問完,她又紅著臉道:“對不起,我知道這問題太大太空泛了,但我近來確實有不少的迷茫……”

李茂陽看看梅雪晴,一個即將畢業的中藥學大學生,突然對這個問題表示迷茫,讓李茂陽有些無語了。

但這不能怪梅雪晴,這裡面涉及到了教育的問題,中醫藥行業的問題,等等。

“中藥的種植、生產、儲存和炮製,以及某典的規定,問題的確有很多,導致現在有許多人認為中藥吃不壞人,但也不起多大作用。

還有太多人認為中藥只能治慢病,用來養生。

但其實這只是誤解。

是藥三分毒,中藥吃不壞人只是美麗的誤會。

同樣,既然能吃壞人,那就說明中藥是有很實在的功效的,不然就吃不壞人。”

李茂陽語氣平澹又慢騰騰地道。

這話說得喬果果和梅雪晴眼睛都一眨一眨的,李茂陽這話說得也太古怪太新奇了,從中藥也能吃壞人來反證中藥的功效,這種論調她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但仔細一琢磨,是這個道理啊!

既然中藥能吃壞人,那自然就能說明中藥是能對人體產生大作用的,只是就像一把菜刀一樣,看你如何來使用了!

“想明白了我的話了嗎?”李茂陽笑著問梅雪晴。

“想明白了!”梅雪晴認真地點頭,“確實是有作用的!”

“至於藥效的大小,”李茂陽笑笑看看梅雪晴,“這取決於醫生對病情的辨證水平高低,也取決於藥材的品質。

只要辨證精準,藥材品質沒問題,肯定能起到桴鼓之效的。

當然這裡的桴鼓之效,是說藥立即就發揮作用,或大或小的作用,而不是說立即就把病人的病治好,這是兩碼事。”

梅雪晴聽了再次很認真地點頭,李茂陽的話正點在了她的迷茫之處,一下子讓她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明朗感覺。

不錯,桴鼓之效這個詞本來相當簡單,但現在的人性子太過於浮躁,卻常常把這個成語錯誤地理解為立馬就治好病,或者立馬就起到非常大的療效。

有些沉痾痼疾是需要慢慢治療調理的啊,哪有一把就抓了的好事,再說藥物起效太快太勐,就問病人你能受了受不了?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老話說得太好了。

“謝謝李大夫!”梅雪晴長出一口氣,認真點完頭又對李茂陽道。

李茂陽擺擺手繼續道:“中藥是中醫人手中的武器,必須狠抓藥品關,並且一定要加大對於如今藥材藥性和功用的新的研究。

我說的這藥性,主要是指中藥材的四性五味和升降浮沉,而不是指藥的成份。

現在對於中醫藥,對藥物成份的研究強調得過頭了,都研究到唯成份論的地步了,有把中藥材當西藥來研究和使用的趨勢了。

某典也以唯成份論來分析和鑑定中藥材的功效,以及對所謂的毒性畏之如虎的地步,整個社會卻對中藥材新的四性五味和升降浮沉研究得極少,大多還是沿襲傳統經典對藥材藥性的分析說明。

可是土壤氣候在變化,中藥材在種植上又有打化肥和農藥的現象,炮製上也在新增一些防腐劑之類的玩意兒,這樣一來,藥性怎麼可能沒有變化!

可是我們至今都沒有看到過一部關於新時代中藥材藥性嬗變的較為完善的研究著作,這不能不說是中醫藥界的悲哀!

或許許多中醫人私下也有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探索和一些心得,可是卻沒有出現一部經典性的研究著作!

或許這裡面也有著許多不能說不能做的內幕吧,可悲可嘆!”

李茂陽說到這裡,太陽穴現出一些青筋來,顯是很是激動。

可惜他現在還是地位太低,話語權太少,對中藥材學習研究得還層次不高。

“將來,如果我們建起的中醫傳承基地能出這麼一本書,拋磚引玉,那也功德不小。

所以,我們那兒,也需要一些肯為此做出努力的人才。”

李茂陽這麼說著看了看梅雪晴,這是他說話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