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陽光透過窗子安靜地撒進病房裡,張媽臉色很有些蒼白地躺在病床上,不時痛苦地攥緊拳頭。

但她卻儘量不發出一聲呻吟來。

她正在透過靜脈給藥的方式進行化療和使用靶向藥。

這兩項西藥的作用還是很直接和快速的,相對的,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副作用也就大些。

為了防止出現嚴重毒副反應,在輸液期間,她仍然需要住在醫院裡。

這樣的輸液已經進行三天了,今天是最後一天,在李茂陽對她制訂的治療方案中,今天輸液之後,就會改用口服的形式了。

口服的形式,藥物起效遠比輸液來得緩慢,但副作用也會溫和得多,給患者帶來的風險和痛苦也小得多,患者就不需要住在醫院裡了。

張媽也盼望著早日離開醫院回到家中,這裡的環境太費錢也太壓抑了些。

但她也知道接下來她也只能在家裡呆一到兩天,然後就得隨著丈夫遠赴河套,到那裡自然不會像在家中一樣呆得自在。

但這是沒辦法的事。

坐在她病床邊的李茂陽這個年輕人已經整整守了她三天了,連晚上也睡在這病房裡的摺疊床上。

人家丟下自己很掙錢的診所來這裡幫這個忙,受這份苦,自然也不是白效勞的。

這次,她丈夫再不跟著這年輕人去河套,他們自己的心裡都過意不去了……

……

“阿姨,您感覺怎樣?感覺難受就哼出聲來,這樣會分散注意力,會好受一些。

另外,現在藥物正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您可以想象那些腫塊正在您身體裡一點點地縮小,一點點地消失掉。”

坐在床邊椅子上的李茂陽放下手中的一本中醫書,靜靜地觀察張媽一會兒,低聲溫和地道。

他注意到她緊攥著拳頭,很明顯感覺很難受。

“沒事兒,你只管看你的書,阿姨也沒多難受。”張媽忍著痛苦輕聲道。

“那您就想象著那些腫塊正在您身體裡一點一點地縮小著,一點一點地消失掉。”李茂陽再次道。

這樣的想象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有時是真的能起到一些輔助治療效果的。

李茂陽堅信這一點,意識和精神對身體的反作用力,用對了是相當巨大的。

“嗯,我知道了。”張媽道。

李茂陽從一開始輸液時就給她這麼說過了,而且後面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對她重複和強調一遍,她也努力按照他說的去做,只是還是不斷地被痛苦的感覺打斷。

李茂陽點點頭,又安靜地觀察一下張媽,確定她此時的身體反應很正常,才又拿起那本醫書看起來,很快地又完全沉浸在了其中。

他整個人除了偶爾翻一下書頁,就是像一尊凋塑一樣靜止不動,只有臉上表情的變化,以及偶爾眨動一下的眼睛才表明他在一邊看書一邊思考著。

這一幕看得一邊的張恆初父子倆在心裡歎為觀止!

難怪人家能在二十二歲這樣的年齡就把醫術提高到如此高超的地步,這種鑽研的勁頭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

其實李茂陽看的那本醫書,還是張恆初推薦給他的,也是張恆初帶來醫院的幾本老醫書中的一本——清代著名醫家黃元御寫的《四聖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