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聽琪琪格說您身體不舒服?”

李茂陽再次問琪琪格婆婆道。

這句話其實多少有些廢話。

不過李茂陽主要是想再聽聽老婆婆的說話聲音。

剛才他聽老婆婆說話有氣無力的,很明顯中氣不足,他想再確定一下。

望聞問切四診中,望聞問三診很多時候其實是一個同時進行的過程,在問中就一邊觀察了病人的形體、臉色和神色了,同時也聽了病人的說話聲音特徵,嗅了病人嘴中和身上的氣味了。

老婆婆微微點點頭沒有說話。

“走,進屋裡。”

琪琪格抱起兒子對李茂陽道,一邊伸手攙扶起她婆婆。

進了家在沙發上坐好,琪琪格給李茂陽倒了一杯奶茶,然後也坐在沙發上,三人面對,這就算正式進入診斷程式了。

老實說,此時的李茂陽心中多少有些慌。

才跟師了一年多就沒了師父,這讓他心裡好悽惶啊。

幸好他腦海裡還有岐黃系統這個可依靠的一道保障,不然憑他現在的水平給人看病那純粹是瞎狗看星宿了。

就比如直到此時的望診和聞診,他就沒從琪琪格婆婆身上看出多少可資診斷的東西來。

老人家的臉色有些蒼白,好像沒有什麼血色。

然而李茂陽又無法確定。

“以常衡變、見微知著、以外揣內”是中醫診斷的三原則,可誰知道這老人家平時的臉色是怎樣的?

如果老人家平時總是呆在屋裡,一直就是這樣寡白寡白的臉色呢?

那憑這個臉色也不好判定老人家此時是氣血大虧吧。

再說聞診,李茂陽此時也就聽出老婆婆說話有些有氣無力的,再就沒聽出她的聲音有其他的異常了。

聞診還包括嗅診,可他也沒從老婆婆的身上和嘴鼻裡嗅出什麼異常的氣味來。

還是先看看老人家的舌頭吧。

舌診也是望診的一項內容。

李茂陽這樣想著對老婆婆道:“大媽,你伸出舌頭來我看看。”

老婆婆的眼窩中掠過一道狐疑的目光,轉頭看看媳婦琪琪格,見琪琪格點點頭,這才張嘴伸出了舌頭來。

李茂陽趕緊伸長脖子湊近了去觀察。

這個舌象,算是舌淡苔白嗎?

他盯著老人的舌頭緊張地判斷著。

正常人的舌象應該是淡紅舌,薄白苔。

這個標準好記,可關鍵是具體判斷起來,怎麼算個淡紅?多淡的紅才算淡紅?怎麼算個薄白,多薄的白才算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