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細探空間功能(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陽沒出來時的大山比黑夜還要寂靜,蟲鳥絕鳴,夜裡蒸騰起來的霧氣瀰漫,和還在留戀的黑幕參合在一起籠罩著山頭、林裡,只有深幽的谷地才能偶爾幸遇全景。
時隱時現的景色使人宛若置身夢境中,看不清前途,也回顧不了來路。
這也擱在夏離,陽氣不旺、膽小的人還真不敢獨自穿行在這彷彿能把人吞沒的明起山林。
呼吸著溼潤清新的空氣,夏離腳下越走越快。自當得到神奇的空間之後,身體不斷被改造著,只是能感覺到力量、速度、反應力和忍耐度都在日積月累的提高,還從來沒有全力將力量和速度完全發揮出來過。
夏離有種預感,如果完全不加限制的釋放出來將會超越現代人所創造的極限,達到駭人聽聞的程度,所以一直忍耐著那種不爆發不痛快的慾望。
大清早,深山裡也不怕驚世駭俗,放開思想對身體的鎖制。
一股狂暴的力量從骨髓裡迸發出來,想要將身體撐爆似的。
身體自動調節,腿上猛地發力,腳下瞪出十多公分的坑,人如彈丸般彈射出去。有時如狗熊般每次落地都隨著砰砰的震動聲;有時卻宛如在林間攀爬跳躍的靈轅,像一股風一樣刮過河溪與石澗。
夏離現在的感覺很是奇異,彷彿靈魂出竅般,思想冷靜奇睿地注視著正在不多加速奔跑跳躍的身體。
隨著力量的宣洩,心中暴躁的慾望逐漸平息。力量就像決堤的洪水,速度驟然又提高一大截達到極致,身體突然跳將起來,凌駕一切的速度攜著風雷之勢向下衝去。
一連串的殘影匯聚於一處,只聽“轟”的一聲,腳下的石子應聲而裂,澎湃的力量順著雙臂迸發而出轟擊在拳口粗的樹幹上。樹身不見晃動,但是當拳頭離開樹身時,拳印處發出吱吱響聲,華蓋驟然傾倒。
夏離忽然回過神來,只覺腦目清明,渾身舒暢,胸中積壓的煩躁早已不知去向,彷彿風浪平靜的海洋,寬廣無際。
回頭望著被遠遠拋之腦後的一指山,初出的太陽光線還不太強烈,在其邊緣鍍上一層光暈,彷彿一把金色巨劍劃破夜幕的幃簾直插蒼穹。
看了看時間,粗略的估計了一下路程,感到一陣不可思議,短短不到半個小時竟然跨過三座山頭橫距十多里。
山路可不同於平坦的馬路,十里山路相當於三四十里平路,這還是不考慮山路的盤旋險阻在內。可見其當時完全爆發之時的速度。
拘眼與城市中的人永遠無法明白巍峨大山橫亙於眼前的震撼。
無論南北東西,轉一圈,川嶺大山充盈於眼。
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嘛,上帝送給人類的一百份禮物中,有三座大山,其中一座就是川嶺。
現在處身與大山環繞中,和原始的生態自然景色直接面對面,才能親身體會到川嶺大山的險峻奇特與巍峨壯闊。
山路狹窄險迫,一面是傾斜七十度以上的光滑石壁,一面是雲霧繚繞的懸崖峭壁,心若不堅兩腿一發軟就會掉到萬丈深淵。
川嶺貫穿西陝省和川山省,蜀道險阻聞名天下。
詩仙李白就曾有《蜀道難》“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一曲《蜀道難》道盡蜀道之危險、攀登之艱難。
蜀道之難,隔絕秦塞人煙不通,就連可以飛高的黃鶴與善於攀巖的猿猱都不得過,更何況人乎?小道羊腸,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聽了便使人臉色失了顏色。
夏離走在山路上,如履平地。川嶺山脈中被人熟識的名山不勝列舉,最有名的便是太白山和華山。
其實如果深入過川嶺大山深處的人都知道,秦嶺山脈中像華山這樣的山是很多的,只不過華山是佔了交通的便利與千年歷史的宣傳才能有今日的名氣。
穿入川嶺腹地,隨處一座大山其險峻和高大都有可能不再華山之下,這絕對不是浮誇其詞,而是站在川嶺邊上的高山頂上往裡面望去,高過站立處並穿梭入雲的大山如春筍林立。
當太陽昇起時,林間開始熱鬧起來,蟲叫獸鳴,鳥語花香,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身影開始出來覓食,或林間跳躍或地上奔跑,自有一番熱鬧忙碌的場景。
越往裡面走,風景就會越趨於原始。由於處在山中交通不便。
且這幾年人們大力發展自然保護區,被多個保護區所環繞簇擁,所以他躲過了現代人一次有一次刀斧的蹂躪,迄今還保持著遠古的原始與清純。
夏離走了這麼一小會兒,就見到好幾種只有在教科書上或者動物園裡才能看到的動物。
山雞野兔、野豬野山羊自不必說了,松鼠刺蝟也頻現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