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閒魚開始落筆的時候,柳依依和其餘幾人都瞪大著眼睛看著,不想錯過一個字。

當李閒魚寫完停筆之後,幾個人的心都被觸動了。

這是一首很簡單的小詩。

簡單到即便只是幾歲的小孩子,都有可能能夠獨自理解其意思。

但是,這又絕對不是一首簡單的詩。

這首詩沉甸甸的。

沉甸到值得每一個人去深思。

這首詩不需要人解讀。也似乎沒有解讀的必要。

但同時又值得解讀出千言萬語。

這一首詩應該流傳到千家萬戶去,也一定能夠流傳到千家萬戶去。

好一會兒之後, 柳依依才說道:“閒魚先生,受教了!”

李閒魚搖頭道:“柳社長言重了。我只是希望孩子們在看到這首詩之後,能夠知道每一粒米從種子到走上餐桌,都需要付出太多艱辛和汗水。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聽了李閒魚這一番話之後, 柳依依幾人全都再次一怔。

然後, 柳依依再次說道:“閒魚先生,受教了!”

李閒魚再搖頭道:“不敢。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感慨罷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是前世《朱子家訓》中的句子。

其作者是明末清初時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用純。

其意思上半句很好理解。

下半句則是說,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產生的艱難。

李閒魚想到了這句話,就順口說了出來。

而柳依依幾人聽了這句話之後,則再一次被觸動了。

心裡莫名的有一點酸楚。

他們平時雖然不會隨意浪費糧食,但老實說,一直都沒有去想過糧食的來之不易。

現在,他們想到了。也正因為如此,才在心裡有些酸楚。

李閒魚這首詩,這番話,不僅孩子們應該知道,就是他們這些成年人,也同樣應該知道。

現在又有多少人會去想糧食的來之不易?

所以,柳依依連續兩次表示自己受教了。

其餘幾人當然也是。

一番感慨之後,柳依依說道:“我們今天能夠在這裡見證閒魚先生寫出這首詩, 太幸運了!”

李閒魚笑了笑,說道:“這沒什麼。我很樂意把這首詩寫出來。另外……”

李閒魚在想這份詩稿是自己拿走?還是贈送給流雲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