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後,到了村口。

在村口擺攤賣東西的村民不少。

賣各種蔬菜、家禽、水果的都有。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小型市場。

也有賣菌類等山貨的。

上山找野生菌類賣的人,並不只李閒魚和凌小月兩人。

“小魚、小月,你們這是進山找蘑孤了啊?”看到李閒魚、凌小月二人,村民們紛紛招呼。

李閒魚點頭笑道:“找了一點。”

隨後,村民們紛紛圍了過來,看背篼裡的蘑孤。

“這種青綠色的蘑孤我上次賣了一斤多,賣的80塊錢一斤。”

“黃色這樣應該是叫做雞油菌吧?這種更值錢,我上次也找到一些,賣的是120塊錢一斤。”

“這乾巴巴的蘑孤是啥?這倒是不曾見過。”

“……”

村民們議論紛紛。青頭菌、雞油菌等菌類都認識,唯有乾巴菌不認識。

李閒魚正要解釋,一個聲音先說道:“這是乾巴菌,價值更高。”

李閒魚、凌小月,還有村民們都去看說話之人。

是一位客人。四十歲左右的年紀。

客人見眾人都看向他,笑了笑,又說道:“乾巴菌主要在滇省那邊產出。我們這邊雖然也有分佈,但產地不多。沒想到龍門村這裡有出產。這些乾巴菌怎麼賣?”

李閒魚眼前一亮。

對方明顯對乾巴菌很瞭解。那肯定就知道乾巴菌的價值。

這樣都還問價,那就說明是有購買意向的。

一來就能賣掉?

這運氣不錯啊!

凌小月更是驚喜。看向李閒魚,讓李閒魚報價。

李閒魚笑了笑,說道:“就600塊錢一斤吧。”

村民們聽了,都十分吃驚。

這玩意兒竟然如此值錢?

客人笑道:“這些乾巴菌的品相都不錯。拿到外面市場上,如果運氣好一點,賣上一千塊錢一斤都不是問題。閒魚先生賣600,那我可是撿了大便宜了啊!”

原來客人認識李閒魚。

是因為認出了李閒魚,才要買的嗎?

應該不是。

如果是因為李閒魚的身份而買,那完全可以買青頭菌、雞油菌等,要便宜得多。

現在要買乾巴菌。只能說明對方是真想要乾巴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