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莽夫治學(第1/3頁)
章節報錯
“新司業?”
薛監生皺著黛眉,“那劉司業呢?”
張敬負手一笑道:“那劉司業早便受不得咱們鬧騰,怕擔責。幾日前便提了辭呈,如今告老還鄉享福去了!”
薛監生若有所思道:“我們會不會太逾矩了些,這...”
張敬哈哈道:“來國子監的權貴們,幾個是真靜下心來讀書的?不都是來待個年載日後圖個仕途順利麼?這些屁大的司業哪個敢不開眼,跟咱們作對?”
薛監生聽罷卻有些沉默,張敬說的不錯。這劉司業攤上這幫監生當真是倒了血黴,如今致仕回鄉才當真是享福去了。這國子監生源分為兩部,一是權貴二是天下貧苦勤學而得到舉薦的學子。@*~~
那些貧苦學子自然是發奮苦讀,但是權貴學子大多隻是走走過場,可也並非全部。
至少她自己,就是例外。
她本為女子,只是想讀書不想大字不識,可這個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
為此她與家裡大鬧許久,溺愛她的父親方才託人走了後門來此國子監讀書。
她讀書只為了識文斷字,明事理而非是鍍金做官。她是女子,她不願做官也不可能做官。
可她雖極力想知書識字,但是這幫子權貴子弟卻常常鬧地學堂不可開交,她前些日子都想***請教書先生入府了。只是這國子監是大明最為權威的學府,誰不想來此學習更深奧的經學之義呢?
那張敬心思活絡,見她沉默便笑道:“薛兄不必憂慮,日後待我張敬平步青雲那至少也是三品堂上官起步,皆是薛兄若有困難大可尋我便是。”
他話裡有話,既展示了自己的前途又暗示薛監生日後自己能幫襯她一二。.
“咯吱吱..”正巧國子監大門大開。
薛監生尷尬不是禮貌地擠了個笑容,便拉著書童朝國子監內走去。
“欸,薛兄,薛兄!”張敬在後叫著,卻見薛監生頭也不回走了,兀自笑道:“薛兄八成這是害羞了,妙哉妙哉!”
國子監內亭臺水榭,雨花石堆疊的假山以造勢,引秦淮河填池以造景,書香卷卷,青瓦飛簷,講學求義之聲朗朗而來倒是不失一處求學聖地。
國子監分六堂,一般的權貴多聚於廣業堂內,而另五堂則是莘莘學子所處。國子監內除開掛名的衍聖公為正二品,卻常年不來外。最高常駐官員便是從四品的國子監祭酒,緊隨其後的便是兩位正六品的左右司業。
其下五經博士,助學,學正,學錄不計其數,也是國子監教學的中堅力量。而左右司業則是輔助祭酒處理國子監大小事務,另外還要對六堂教學質量與學子學成考核負責,若是學子考核不過,司業是要背鍋的。
大明以左為尊,左司業專負責權貴學子聚集的廣業堂,右司業則負責其他五堂。左司業雖然只負責一堂,可卻是個實打實的燙手山芋,這些鐘鳴鼎食之家的子嗣,他們哪個也不敢惹,所以國子監沒人願意去負責廣業堂。
如今天色早已大亮,其他五堂已然傳來博士們教學之聲。可這廣業堂卻依舊鴉雀無聲,這些權貴學子們至少也是三品大員往上的勳貴官宦子嗣。
一頭花白的講經博士正站在堂上,茫然地看著堂下嘰嘰喳喳,鬥蛐蛐,踢蹴鞠的什麼都有。他本想出言,卻插不了話。想發怒呵斥,卻礙於這些權貴的身份。
他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四周數個助學唯唯諾諾地站在一旁,他們本是維持學堂紀律的輔官,如今卻是一頭莫展。老博士輕嘆一聲,也習以為常了。
就在學堂內鬧哄哄時,只見一聲粗粗地咳嗽聲自門口傳來。
“左司業!?”那講經博士喜出望外道。
這一聲如頑石入靜潭,激起水花一片。裡間的監生們停下玩樂之事,紛紛看向前方。
只見一。
身著緋袍官服,頭戴烏紗帽,腰繫金玉寬頻,腳踏烏龍皂羅官靴的男子長身而入。
他步伐穩當,身形挺拔勻稱,合身的官袍附於其上頗有些威風凜凜,其紱冕所興,冠蓋如雲。一柄儀刀正懸掛於腰間,乃是一副標準的武官打扮。
“這是何人?”
“武官怎麼來咱們國子監了?”
“幾品武官?”
“不過只是個五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