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正清了清嗓子,突然放起了歌。

他父母有些疑惑,還以為姜正要說話呢,結果突然就開始放歌?

音樂響起,在角落裡迴盪。

姜正聲音開的很小,稍微遠一點就幾乎聽不到那種。

“爸媽,這首歌你們聽過沒有?”姜正問。

父母對視一眼,不明白姜正為什麼突然問他們聽沒聽過這首歌,不過還是回答。

“聽過,有些耳熟。”

他們沒有特意去聽這首歌,別看姜正的歌曲很火,可是和他父母這輩,還是有些代溝的。

他父母甚至都搞不懂心靈雞湯、內卷這些詞彙的意思。

明明都是同一個軟體,然而父母看的內容,和姜正這輩人看的內容有著很大的區別。

他們喜歡聽的歌,是那個年代的歌曲,在現在有些老的歌曲。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每一代人的回憶。

地裡的蛐蛐,電視裡的動畫片,手機上的短影片,那都是屬於一代人的回憶。

潮流一直在更迭,但從未改變。

更迭的是不同時代的潮流,但是在一代人眼裡,潮流永遠都是那些,從未改變。

就像姜正的歌,也終將成為一代人青春的回憶。

姜正父母沒特意去聽,但是架不住姜正的歌火啊。

大街小巷的店裡,放的歌曲就是姜正的歌。短影片的熱門背景音樂,也是姜正的歌。

即便他們不特意去聽,沒有聽過完整版,也是聽過一部分,當音樂再次響起來的時候,就會覺得耳熟。

“這首歌,我唱的。”姜正語氣平靜的說。

見父母一臉不相信的模樣,姜正又陸續放了幾首歌,都是他父母覺得非常耳熟,前段時間爆火的歌曲。

姜正說到:“這些,都是我唱的。”

“你們不是好奇我怎麼掙的錢嗎?就是從這些歌曲上面掙到的錢,雖然不是特別多,但幾萬塊對於我來說,也只是灑灑水。”姜正說到。

這話他也就只有在父母面前才這樣說。

“兒子,你說的是真的?”薑母開口問。

即便她再怎麼相信自己兒子,可是這種事也太過於魔幻。

幾個月不見的兒子,轉眼間就成了歌手?

自己的孩子,自己還能不瞭解不成?正是因為了解,所以才覺得不可思議。

“兒子,這謊咱們可不興撒啊!”姜父也說到。

姜正早就預料到自己父母不會輕易相信,畢竟若不是親身經歷,有些事他自己也很難相信。

父母不相信,沒關係,他準備有殺手鐧呢。

隨即,姜正拿出了自己錄製的兩首還未釋出的歌,又拿出了自己的短影片賬號。

這才讓父母徹徹底底相信,原來自己兒子真的是這幾首歌的創作者。

“我有些做夢的感覺,你怎麼突然就變成歌手了?”薑母問到。

“我在學校裡,就突然想寫歌,於是就寫了唄,沒想到傳到網上去還挺火。”姜正風輕雲淡道。

實際上,寫歌的過程根本沒有那麼輕鬆,他只是把過程省略,簡化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