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出了個事,要進行村民投票,來確認本屆村民委員會能否繼續工作。

其實,本屆村民委員會的期限只剩一年不到,一九八八年的一月,就要進行換屆選舉。

陳揚也有點懵,不知道村裡發生了什麼事,竟然鬧到需要全體村民進行投票決定的地步。

原來,是與村裡的財務有關。

首屆村民委員會的時候,副主任蔡朝陽主持工作期間,曾造成了七千多塊的經濟損失。

這個窟窿一直沒有填上。只是帳上沒有,但實際上,是掛在村幹部們的身上。

具體情況是,總共七千五百塊錢,由七個村幹部兜著。

陳生梅一千塊,蔡根夫一千塊,童老貴一千塊,陳玉花一千塊,蔡福滿一千塊,蔡國平一千塊,蔡朝陽一千五百塊。

本來也沒什麼,上述七人都是首屆雙委會成員,承擔責任是應該的。大家的經濟狀況也相當不錯,這點錢都負擔得起。

就在前不久,上級下撥了最後一批災後補助款,共計一萬五千塊。

村裡早已完成重建,這筆資金就放在村裡的帳上,並沒有計劃下撥給村民。

也是蔡根夫多事,他主張從中拿出一半,把原來的窟窿補上。

陳生梅也是一時湖塗,居然同意了蔡根夫的提議。

兩個人一合計,再找陳玉花和蔡國平商量,大家取得了一致意見。

就這樣,上述七個人,從村裡領走了七千五百塊錢,把四年前的窟窿給填上了。

本來也沒什麼,因為上級有過規定,村裡有過決議。如果村裡災後重建已經完成,這筆撥款可以留在村裡,用於村部的重建。

可有人不幹了,趁著這個機會,向陳生梅和蔡根夫發難。

主動挑起事端的人,都是村兩委會的其他成員,陳田春、蔡嶽松和陳美良。

時過境遷,蔡嶽松與陳田春是死對頭,現在卻站在了同一條戰壕裡。

他們不只有三個人,還有陳正西、陳夏祥、陳勝利、蔡廣發、蔡善貴和童小芳等人的支援。

這些人平時也不見得多麼團結,但這次目的一樣,就自覺不自覺的走到了一起。

他們要求,陳生梅和蔡根夫主動辭職,理由就是挪用公款。

陳生梅和蔡根夫可以說是四面楚歌。

來找陳揚,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是眼下最好的辦法。

從陳家村搬到工業區的黨員,有陳揚、陳揚的爺爺、童老貴、蔡福滿、童小龍、蔡朝陽、蔡曉暉、蔡曉暉的父親蔡寶華。

幾乎佔全部的五分之一,如果這五分之一不支援支書陳生梅,他肯定大勢已去。

另外,幾個工廠搬來工業區,陳家村的搬到工業區生活的村民,足足超過四百。

其中十八週歲以上的村民,居然多達兩百八十,相當於全村的百分之二十三。

如果這百分之二十三不支援蔡根夫,蔡根夫百分之百敗退。

聽了老半天,陳揚總算明白了二人的來意。

不用思考衡量,陳揚直接表態,“支書,根夫,我肯定支援你們兩個,這一點你們不用懷疑。”

蔡根夫道:“揚,我們相信你,所以先來找你。現在形勢危急,我們不僅需要你的支援,還需要全體暫住在這裡的村民們的支援。”

陳揚點點頭,“應該沒有問題,支書,我覺得態度很重要。你們兩個,應該去各廠走走。重點人物,最好單個談話。”

陳生梅道:“我們現在就去。不過有一個問題,後天就是投票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時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