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告訴陳紅玲,現在的生意順風順水,按這幾個月的出貨量計算,全年的銷售額能達到四百萬左右。

四百萬的銷售額,以百分之十五的利潤率計算,一年的利潤就是六十萬。

葉菁可以分得三分之一,六十萬她就能分到二十萬。

聰明的葉菁,怎麼可能為了十萬而放棄二十萬呢。

散夥的代價,雙方都會損失慘重。

陳揚失去上海這個基地,生意就沒法進行下去。

葉菁雖然有上海這個基地,但她將失去貨源。如果重建進貨渠道,即使建成,也將付出巨大代價。

所以,陳揚“吃定”了葉菁,她不會“叛變”。

不過,陳紅玲還是有所擔憂。

“揚,咱們再做個假設。假設你與葉菁真的散夥,你會怎麼辦?”

陳揚笑了,“老婆,你別烏鴉嘴啊。”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好吧,好吧,那我就假設一下吧。”

陳揚皺起眉頭思忖起來。

“我沒有銷售渠道,所以我肯定完蛋。而葉菁有銷售渠道,進貨渠道只要花點功夫,還是能建立的,所以葉菁不會完蛋……”

“分析得一針見血。”陳紅玲道。

“那麼我能做些什麼呢?貿易是不能做了,而辦企業我又不行。老婆,你不提醒還好,你這麼一提醒,還真讓我嚇一跳,我什麼也幹不了啊。”

“嘻,你不是還有放貸業務,還有商鋪出租嗎?”

陳揚搖了搖頭,“放貸屬於小打小鬧,商鋪屬於固定資產投資,都是賺錢慢而且賺錢不多的行業,都不符合我的期望。”

“我認為,什麼行業賺錢穩當,就做什麼行業,賺錢多少還在其次。”

陳揚點了點頭,“有道理。要說哪個行業賺錢穩當,那當然是固定資產投資。具體到哪個方面,那就是商鋪投資了。”

陳紅玲啟發陳揚,“揚,我覺得你在路橋的商鋪投資,就做得很好,所以不妨再擴大一下。”

陳揚嗯了一聲,“我現在在考慮衡峰街。這衡峰街值得不值得投資,我還沒有考慮好。這不是賭博,必須考慮周全才能下決心。”

陳紅玲問,“衡峰綜合市場什麼時候竣工?”

“不知道。估計竣工以後,會出一個通告,會進行一些招商活動。”

事實證明,陳揚兩口子有點多慮了。

生意一直興隆,葉菁那邊什麼事都沒有,每隔三天,會把貨款和陳揚該得的利潤透過銀行匯過來。

陳揚也是三天一趟,去縣人民銀行檢視帳戶的進項。

錢按時到位,錢數也不差,陳揚就放心了。

每次去縣城,陳揚都是匆匆的去,又匆匆的回。

這是為什麼?

因為老婆陳紅玲有點多心。

陳紅玲為什麼會多心?

因為楊麗娜在縣城,還有方麗平和韓彩玲也在縣城。

在陳紅玲的心目中,陳揚的這三位女同學,一直是她潛在的威脅。

楊麗娜沒有教書,而是在縣教育局上班,職務是某科科長,聽說還兼任局長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