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陳勝利和蔡廣發說完,陳揚笑了。

陳揚笑二人小題大作。

“勝利叔,廣發叔,或者同意,或者不同意,這不難啊。”

陳勝利道:“這人幹活不行。我們打聽過了,他在區機械廠當臨時工時,學的是如何維修農用拖拉機,與模具根本不搭界。而且咱們的區機械廠,也根本沒有模具車間。”

陳揚道:“那就跟他明說,他不行,所以不同意。”

蔡廣發道:“我們說了。但問題是有人幫他說話,這才讓我們為難。”

“誰幫他說話?”

蔡廣發苦笑,“支書陳生梅。”

陳揚皺起了眉頭,“怎麼跟陳生梅扯上關係了。”

陳勝利兩手一攤,“陳生梅的大兒子,今年高中畢業了。沒考上大學,成績太差,復讀無望,回家務農。可這小子對機械感興趣,陳夏祥邀請他去廠裡幹活,於是雙方就搭上了關係。”

陳揚噢了一聲,“原來是這樣。”

蔡廣發看著陳揚說,“要是別人,可以直接拒了。可畢竟是支書出面,咱們總得三思。”

陳揚思忖了一下。

“兩個辦法。要麼直接拒了,就說我說的,咱們的模具放在路橋街那邊開,那是關係戶,不好斷掉。”

陳勝利說,“最好不要直接拒掉。我和廣發倒是無所謂,但這會影響你與支書的關係。揚,明年初就要換屆選舉,你還得從預備到轉正,關係重大啊。”

陳勝利和蔡廣發同一個意思,陳夏祥算不了什麼,但支書陳生梅的面子不能不給。

陳揚道:“既然這樣,那就給個面子。你們不是要開一套女鞋鞋底模具嗎,先拿一隻出來,讓陳夏祥試試。不行拉倒,損失不大。行的話,再把整套交給他做。”

蔡廣發道:“這樣也好。即使損失了,也不會超過一千塊。”

陳勝利道:“揚,你不要誤會,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陳揚又笑了,“我能有什麼誤會。勝利叔,我願在此強調一遍。這個鞋底廠是你和廣發叔的,我只是一個投資者。你們可以做任何決定,而不需再找我商量。”

蔡廣發也笑了,“話不能這麼說。揚,少林鞋就是你推薦的。今年能賺多少錢,全指望少林鞋的鞋底呢。”

陳揚問道:“怎麼樣,現在的產銷情況如何?”

陳勝利做了“彙報”。

現在的鞋底廠,主要生產兩種鞋底,一是少林鞋鞋底,二是休閒鞋鞋底,平均日產分別是一千雙和四百雙。

若論產值,大概是一千一百塊。少林鞋鞋底每雙七毛,休閒鞋鞋底每雙一塊。

算純利潤的話,大概是兩百三十塊。少林鞋鞋底每雙一毛五,休閒鞋鞋底每雙兩毛。

鞋底廠初創,就能有這個收入,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陳揚提了一個問題。

“兩位叔,咱們還有多少生產能力沒有發揮?”

蔡廣發說,“現在只上了兩個班,一班十個小時。如果三班倒,咱們能達到日產兩手四百雙。所以,咱們還有每天一千雙的產能沒有發揮。”

陳揚點點頭,“這不用擔心。等到少林鞋在路橋市場上市,做鞋的同行就會慕名而來。到那個時候,鞋底銷路就順暢了。”

蔡廣發問道:“揚,你認為還有什麼問題?”

陳揚想了想,“一千一百塊的產值,純利潤能達到兩百三十塊,對鞋底生產行業來說,已經是相當高了。兩位叔,你們要做好競爭的準備。”

陳勝利問道:“你的意思是說?”

“少林鞋上市後,做鞋的同行會跟風,生產鞋底的同行也會跟風。到那個時候,利潤率肯定會下降。”

陳勝利點了點頭,“這個問題,我和廣發也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