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想要富 先修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揚告訴鄭衛民,做鞋人的最大困難是賣鞋。
買鞋的廣大客戶,只認路橋街的市場。
這裡的做鞋人,要把鞋子運到路橋街才能賣出去。
兩地相對較遠,交通運輸極不方便,每次來回都需要一個整天。
在陳揚看來,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在這邊創辦一個市場。
這個市場不僅僅只有鞋類,可以包括其他日用品,可以叫做“某某綜合市場”。
這個市場要全面開放,不要管得太多,要以吸引外地人為主。
這個市場可由政府創辦,但最好吸收民資,交由民間管理,各種收費不能太多。
陳揚根據自己的想法,向鄭衛民提了不少建議。
鄭衛民大喜,“小陳,我也不瞞你。縣計委做出決定,批准在咱們這一帶,創辦一個綜合市場。根據實際情況,這個綜合市場以展銷鞋類為主。”
陳揚噢了一聲,“這一帶,這一帶指的是什麼地方?”
“包括咱們陳蔡鄉,還有衡峰鄉、十年鄉和牧嶼鄉等。”
陳揚想了想,有點洩氣,“領導,不是我打擊你。我知道,你想把這個市場搶過來。但實事求是的講,咱們陳蔡鄉是最沒有希望的。”
“小陳,你憑什麼這麼說?你不能長別人的威風,滅自己的志氣。”
“領導,請拿一張全縣地圖來。”
鄭衛民拿來了一張縣圖。
陳揚指著地圖說,“領導請看,牧嶼鄉離國道最近,十年鄉是省道穿境而過,衡峰鄉是水路交匯中心。與這三個鄉比較,咱們陳蔡鄉一點優勢也沒有。”
“你是說,交通是否便利,將決定這個市場放在哪裡?”
陳揚點點頭,“對,路橋街要不是水陸兩路交通便利,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規模。大家評說,義烏市場將超越路橋市場,也是因為義烏市場有路橋市場沒有的鐵路運輸。”
一番道理,鄭衛民被說服,“唉,我白高興了一場。”
“領導,咱們承認落後,但也不必妄自菲薄。衡峰鄉的衡峰街,是全縣十大集市之一,在整個天州地區都很有名。以我的估計,這個市場很可能會設在衡峰街上。”
鄭衛民問道:“咱們可以在這方面做點文章?”
“領導,我知道你們的首要任務,是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那咱們就在這方面做做文章,修一條機耕路通到衡峰街,為對接這個綜合市場做好準備。”
“嗯,這條機耕路有用嗎?”
“有用,太有用了。只要拖拉機能開進來,外地人就容易進來。只要外地人能進來,咱們這裡出產的東西就容易賣出去。只要咱們出產的東西能賣出去,咱們的經濟就能搞活了。搞活了經濟,脫貧致富就很容易實現。”
鄭衛民道:“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修這麼一條機耕路,至少五米寬三千米長,要花不少錢,這談何容易啊。”
陳揚笑道:“這就是你們當領導應該操心的事了。”
鄭衛民也笑了,“小陳,你小子就是鬼點子多。”
“領導,咱們為修這條通到衡峰街的機耕路,可以起個響亮的口號。”
“什麼口號?”
“想要富,先修路。”
鄭衛民兩眼一亮,嘴裡念道:“想要富,先修路,想要富,先修路……”
這個口號的發明者,確實是普通村民陳揚。
但將這個口號發揚廣大,傳遍全省乃至省外的人,卻是鄉書記鄭衛民。
鄭衛民個人也因此而得益,後來進步到縣裡和地區。
“小陳,既然你擺出了這個建議,那乾脆就加入其中,你看如何?”
陳揚不傻,名不正言不順,加入進去也只是個幹活的貨。
再說了,領導不僅看重他的意見,恐怕更惦記他兜裡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