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朝陽來到陳揚家,先參觀陳揚的肥皂加工廠。

陳揚沒有陪著,坐在院子裡曬太陽,看書、抽菸、喝茶。

關於看書,蔡朝陽只有小學畢業,永遠趕不上陳揚。

《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

封面發黃,二十多年前的老書。

蔡朝陽來到陳揚身邊坐下,“揚哥,我服你了。”

“服我?服什麼?”

蔡朝陽小聲的說,“有人說你像資本家,自己都不用幹活。”

陳揚呵呵笑了,“什麼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有名的偷懶專家。”

在生產隊時,陳揚雖然是把幹活好手,但很少認真的幹活。

幹活就是投機取巧,能歇著決不幹著,能坐著決不站著,能躺著肯定躺著。

“揚哥,我遇到問題了。”

“什麼問題?蔡國平給你搗亂了?”

蔡國平是死鬼蔡寶福的親侄子。

“不不。”蔡朝陽說,“實話實說,蔡國平現在是日用品廠的會計,是我的得力助手。”

“哦,那是什麼問題?”

“唉,人太多。用專業的話講,叫人浮於事。用咱農民的話講,九根蘿蔔十個人撥,多了個人。”

陳揚笑道:“十個人只多一個,不算多啊。”

“可我那裡是一點牛糞,一群蒼蠅來搶,太多太多了。”

“呵呵……你說說,到底多多少?”

“我們現在生產七種產品,三種盈利,兩種保本,兩種虧本。按現在的生產需要,八十個已經足夠,但我們卻有一百三十九人。”

陳揚說,“多餘的滾蛋啊。能幹的留下,不能幹的回家。”

蔡朝陽苦笑,“你說得倒是輕巧,都是關係戶,讓誰走都走不了。我要逼急了,他們會拿刀砍我。”

陳揚開口國罵,“他孃的,又不是國營企業,又不是鐵飯碗,為什麼不能滾蛋。朝陽,這一刀揮不下去,你有三頭六臂也沒用。”

“揚哥你說,這一刀怎麼揮?”

“找公社,找於主任和童副主任,讓他們出面,動員一部分人回家。”

蔡朝陽搖搖頭,“我怕我說服不了於主任和童副主任。”

陳揚指了指自己的那本書,《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它,它能說服他們。你明確告訴他們,要想扭虧為盈,必須裁減多餘的人員。不然的話,你的產品最暢銷也無濟於事。”

蔡朝陽拿起《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就我的文化水平,我也看不懂,我拿什麼去說服他們。”

“傻不傻。”陳揚笑道:“於主任是高中生,你看不懂,可他看得懂啊。”

蔡朝陽笑了,“行,我借你的書,去教育於主任去。”

“這就對了。”

“揚哥,謝謝你。蔡國平在我那裡幹活,我沒想到你還能幫我。”

陳揚笑指蔡朝陽,“多個朋友多條路,你是我的路啊。”

“路?什麼路?”

“我現在做肥皂,那邊全部包銷。萬一那邊不行了,我也可以透過你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

蔡朝陽爽快的說,“沒問題。揚哥,現在就可以。”

“呵呵,現在就算了吧。”

陳揚確實有這個心思。蔡朝陽正在建設銷售渠道,為什麼不能加以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