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先讓爺爺再做一些模具,使模具總數達到二十四套。

二十四套模具,四個模具架子,每天的生產,總共分六次完成。

按陳揚的計劃,每天的最高產量,二十四乘以三十二,一共七百六十八條肥皂。

陳揚掌握配方,他每天也要完成六次配料。

一天的生產時間,要控制在十個小時內,那每次的生產過程,就只有一點五個小時多點。

很顯然,陳揚自己除了配料,和掌握全域性,不用親自動手。

爺爺不能累著。

大妹又是女的。

實際的一線工人,只有二弟、陳福明和蔡曉明三個。

這遠遠不夠。

經過計算,至少還要增加三人。

另外,女工只有大妹一個。可大妹還得操持家務,買菜燒菜燒飯洗衣服,樣樣都是她做。

奶奶和母親,還有那三個小不點,實際是指望不上的。

肥皂的包裝,需要兩名女工。

五名男工,兩名女工,一共七個。

陳揚心裡嘀咕。

上面有規定,私營作坊和掛靠企業,僱工總數不能超過六人。

陳揚可不想犯這種錯誤。

陳揚要去公社,找童四平叔叔詢問有關政策。

家裡的生產不能耽誤。

陳揚把爺爺叫進配料室,悄悄的把配方告訴爺爺。

其實很簡單,就那麼幾種原料和熱水,根本就不是什麼高科技。

爺爺早就看過,不用陳揚說,他也知道如何配料。

又到生產車間吩咐幾句後,陳揚騎上腳踏車,直奔位於南塘街上的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