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忙問什麼新情況。

爺爺告訴陳揚,新情況是他開會時聽來的。

爺爺是老黨員,經常去開會,外面得來的資訊比陳揚多。

今冬明春,全縣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水利建設。

在水鄉平原搞水利建設,就是把河道里的水放掉,再進行疏通疏浚……

總之,水放掉了,哪來的魚?

陳揚知道,今冬明春搞水利,對魚類生長的影響,會持續到整個明年,到後年開春才會恢復正常。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到後年開春,陳揚的主要收入大為縮水。

“爺爺,你說得對。照現在的收入情況,我沒法在過年前還清債務。”

“揚,咱家還有兩隻肉豬,咱賣掉它們,先還掉部分債務。”

兩隻肉豬,單隻重量還不到一百三十斤,按食品站的收購標準,最低重量是一百五十斤。

按爺爺的計劃,這兩隻肉豬,會養到春節前夕再賣掉。一隻整體賣給食品站,一隻在家宰殺,方便留一些自己食用。

陳揚捨不得,爺爺更捨不得。

但爺爺是對的,欠下的這些債務,不能拖下去,更不能拖到春節以後。

欠縣供銷社的,欠磚窯的,欠木匠師傅和泥瓦匠師傅的,都是不能欠過年的債。

兩隻肉豬賣給公社收購站。市面上,豬肉憑票一斤賣六毛五。毛豬收購,價格只有四毛八。

一共兩百四十三斤,抹了零點,共得款一百零六。

加上這些天的捕魚收入,陳揚手頭上已有一百五十幾塊。

有錢還債,債不過夜。

陳揚專門跑去縣城,把欠縣供銷社的一百塊還掉。

楊春生衝著陳揚直豎大拇指。

其實陳揚不知道,縣供銷社不能賒帳,更不可能讓私人賒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