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有魚路,蝦有蝦道。

你們在岸上談婚論嫁,各有奔頭。

我在船上捕魚,我有我的追求。

上午八點剛過,陳揚在河頭灣的兩端兩岸邊,各安好一個捕蝦的篾籮。

這種篾籮長約一米二,形似古代那種長頸酒壺。口挺大,底也大,但口子下面特窄,像人的喉嚨。

篾籮裡什麼都不用放,全靠其中的巧妙設計。蝦和小魚一旦鑽進來,就再也逃不出去。

篾籮的安放方向也有講究,口子對著河灣外面。

更講究的是,篾籮要放置在淺水區,儘量離河岸近些。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怕偷。

同行有規矩,一般沒人偷。但那些小屁孩,和手腳重的過路人,那就只有自認倒黴了。

作為新手,陳揚有自己的打算,哪也不去,就在河頭灣附近轉悠。

河頭灣又叫頭灣,既然有頭灣,那就有二灣和三灣及四灣……

這條河的汊河,正好有七條,也就是正好有七個灣。

這裡離陳家村很近,在陳揚的心目中,這裡就是他的地盤。

漁船的木槳,安裝在前艙的右舷。

陳揚用右手划槳,不緊不慢的來到二灣。

二灣的最深處,水比較渾濁,還偶爾的冒著水泡。

好兆頭。

陳揚停止划槳,而是把槳架起,讓小漁船依靠慣行向前滑行。

再轉身伸手,拿來擱在竹簾上的中號漁網。

小號嫌小,大號怕難以駕馭,所以陳揚選擇中號漁網。

昨天和前天,為了學好撒網這個動作,陳揚已經練了至少五百遍。

功夫不負有心人。

陳揚擺好姿勢,雙腿不動,腰部發力,再雙臂甩出,將漁網撒了出去。

漁網在空中優美的展開,再從上到下,向河面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