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鐵龍運兵(第1/4頁)
章節報錯
時維九月,歲在戊寅。
洪武三十一年,蒼茫關中平原之上。
一條鋼鐵巨龍,噴吐著濃濃白煙,使之龍身隱約於神秘之中。巨龍的轟鳴聲,猶如雷動,漫長不見首尾的鐵軌兩側,每隔數十里便有一座哨站默默的守衛著巨龍前行。
恆古的關中平原上,開始有了未來的模樣。
這是大明西部鐵路建成路段,大明最新式的蒸汽火車,正在夜以繼日的向著帝國的西部投送著這世間最強大計程車兵。
九月的關中,已經漸漸寒冷了起來。火車的疾馳,裹挾著關中的寒氣,砸在人臉上冰冷刺骨。
然而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車廂裡的京軍士兵們開啟兩側的車門,欣賞關中的風景。
為了保證運力,西部鐵路司在每一列蒸汽車頭後部,由原來的一節運煤車廂增加到了兩節。
後面才是十數列運兵車廂。
在運兵車廂的後面,又有或裝在火炮,或是戰馬,或是糧草軍械的車廂。
整個西部鐵路建成路段,正在以每隔一個時辰發出一節火車的速度,高速轉運帝國的武裝力量。
西部鐵路自河南道河南府開始,過潼關入陝西道,經西安府,過境鳳翔府。
如今,這條大明帝國西部的鐵路已經修到了鞏昌府隴西城。
一列火車,可運送兩個千戶所士兵及其所有的戰馬、軍械。
每天十二列火車發運,便能將四衛兵馬轉運向西北。
在經過五天的路程之後,從河南府抵達鞏昌府隴西城外。
陝西道都指揮使司已經接管了鞏昌府隴西城段的鐵路站。
無數的官兵和民夫早已將車站周圍建設起一座軍事轉運中心。
抵達的官兵們,下車後直接進入趕工修建的營房裡。等待著陝西道都指揮使司的人將火車上的物資卸下,便會在第二日繼續向著關西七衛的防區出發。
後面這段路,將會是一條漫長的征途。
自鞏昌府開始,大軍需要經過臨洮府、莊浪衛、涼州衛、永昌衛、山丹衛、甘肅鎮、高臺所、鎮夷所、肅州衛,出嘉峪關至關西七衛。
大軍騎行,可以二十日內疾馳而至。
然而數量龐大的軍械,尤其是那千門新式馬拉火炮和配置的彈藥,以及各類火銃等,卻不得不讓大軍的前進速度放慢。
在大都督府的計劃裡。
自京師發出的兵馬,能在十一月冰雪滿天,大雪封路前抵達關西七衛,便已經算是完成西征的第一步軍事計劃了。
但其實按照大都督府的最低底線,只要京軍能在永盛元年到來之前抵達關西七衛,進駐關西七衛修建的大營之中,就算是成功的了。
而正是因為有了西部鐵路建成路段的對比,這一次算是無形之中,給以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最直接和深刻的認識。
鐵路必須大力修建。
且不光是一條西部鐵路!
這一次的西征透過鐵路轉運帝國的軍事力量,讓朝堂之上原先抱怨浪費的官員們一時間難以接受現實。
所有的新生事物只有在發揮作用之後,這些人才能看明白真正的價值。
然後這些人就立馬調轉方向。
在最近應天朝堂取得西部鐵路轉運情況之後,這些官員就成了大力支援帝國加快建設更多鐵路的喉舌。
戶部尚書夏元吉每日都在被人群圍堵,試圖打聽戶部隊伍帝國鐵路建設的預算,到底能給多少。
他們倒是不太敢去工部。
畢竟現在工部的差事,是內閣次輔解閣老在兼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