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日數月。

大明以傾國之力發起的北伐戰爭,從始至終並未發生大規模的決戰。

朝廷無數的錢糧,卻還要源源不斷的從各地供應到九邊。

對此,朝中已經漸漸有了一些不太友好的聲音發出。

人們開始對這一場舉國之力的戰爭,到底能為帝國帶來什麼而展開了深入的思考。

遠離京師,已經打定主意要做孤臣的鐵鉉,一時間成了誹議和不滿的核心人物。

朝廷以舉國之力,起三路大軍,派三位國公領兵前出繞道。無數的功勳良將和精銳將士,盡出長城以北。

沒有人敢想象,如果這些人全都折損在了草原上,帝國的明天將會是怎樣的局面。

應天城裡的人想不出來也不敢想。

但朱允熥卻很清楚,若是現如今長城外的兵馬全數折損,大明朝會是怎樣的局面,對此他清清楚楚,且有史為鑑。

但是。

此次北征的軍事意圖,目前已經漸漸的取得成效。

前出繞道草原以北,用於驅逐擠壓韃靼人生存和戰略空間的涼國公藍玉、潁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即便沒有與韃靼人發生大規模的接觸戰。

但是這三路前出的騎兵,在某種意義上也確實是做到了封鎖韃靼人生存空間的作用。

兵力超過十萬的西路軍,如今也在向著忽蘭忽失溫、和林方向快速移動,用以徹底分割草原,前出對西邊的瓦剌人取得壓制作用。

由燕王朱棣統領的東路軍,也已經撤離斡難河流域,將韃靼人東進遼東的路讓了出來。

中路軍則是貼著最低的限度,在草原上調轉方向,橫向遼東移動。

而在遙遠的遼東及東北奴兒干地區,遼東都司也早就整戈待戰,只等韃靼人一頭撞在遼東都司佈下的銅牆鐵壁之上。

草原上一時間,無數的明軍探馬斥候賓士著。

今昔,大明的探馬斥候以絕對昂揚的姿態,主人的身份,縱馬於草原之上,暢行無阻。

各路大軍的軍情訊息,不斷的匯總到長城以內。

整個長城內外都在為了那最終一戰而運轉著。

甚至於就連大青山下還不知何時才能建成的大青城,也在為山北的大軍供應著一部份的軍需。

藍玉最近多了一個念頭。

或者說是想法。

他希望將來有一日,大明能將那個新式的鐵路修進草原裡。

“狗日的,老子現在嘴裡全他孃的都是草味!”

藍玉依舊是騎著他那匹神駿的戰馬,只是滿臉的嫌棄,重重的衝著草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在他的周圍,大明最精銳的騎兵們,正如同浪湧一般的在草原上掀起一場浪潮。

方向斡難河下游的東北地區。

“大將軍,按照東路軍留下的訊號,我們應該在明日正午,就能與他們會合。”

副將騎著馬,從隊伍的最後面趕了過來,抱緊雙拳,衝著藍玉回稟了一聲。

藍玉卻是一副罵罵咧咧的模樣,齜著牙叫罵道:“明日明日,明日復明日,明日他孃的那麼多,老子明天要是看不到燕王的東路軍,就給你個狗娘日的腦袋砍了!”

副將面有慼慼,憨憨一笑,立馬低下頭。

這才是他們所熟悉的大明涼國公啊。